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docx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炎症性肠病(infIainmatoryboweldisease,IBD)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o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IB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认为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临床表现】一般起病缓慢,少数急
2、骤。病情轻重不一。易反复发作,发作诱因有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一)腹部症状(1)腹泻:血性腹泻是UC最主要的症状,粪中含血、脓和黏液。轻者每日24次,严重者可达1030次,呈血水样;CD腹泻为常见症状,多数每日大便26次,糊状或水样,一般无脓血或黏液,与UC相比,便血量少,鲜血色少。(2)腹痛:UC常为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绞痛,疼痛后可有便意,排便后疼痛暂时缓解。绝大多数CD均有腹痛,性质多为隐痛、阵发性加重或反复发作,部分以右下腹多见,与末端回肠病变有关,其次为脐周或全腹痛。(3)里急后重:因直肠炎症刺激所致。(4)腹块:部分CD可出现腹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
3、见,因肠粘连、肠壁和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所致,内痿形成以及腹内脓肿等均可引起腹块。(二)全身症状(1)贫血:常有轻度贫血,疾病急性爆发时因大量出血,致严重贫血。(2)发热:急性重症患者有发热伴全身毒血症状,1/3的CD患者可有中等度热或低热,间歇出现,因活动性肠道炎症及组织破坏后毒素吸收引起。(3)营养不良:因肠道吸收障碍和消耗过多,常引起患者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年幼患者伴有生长受阻表现。【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可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活动期白细胞计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清白蛋白及钠、钾、氯降低。(2)粪便检查:粪便常规检查肉眼观常有黏液脓血,镜检可见有红细胞和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炎症 性肠病 患者 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