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肝硬化中医诊疗指南.docx
《2024肝硬化中医诊疗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肝硬化中医诊疗指南.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4肝硬化中医诊疗指南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5%7%;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后,中位生存时间由代偿期的12年以上降至大约2年。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通过病因控制及相关治疗,肝功能逐步恢复稳定,在较长时间内(至少1年)不再出现肝硬化失代偿事件,称之为再代偿。目前我国成人肝硬化患病率约为0.51%(700万),而美国和欧洲成人肝硬化患病率分别为0.27%(63.3万)和0.10%(50万1全球每年约有116万人死于肝硬化,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2
2、.1%,在所有疾病中排第11位。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欧美国家则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美国肝病学会、世界胃肠病学组织、欧洲肝病学会、国际腹水俱乐部、中华医学会等先后制定了多部指南和共识,对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提出了指导意见,并随着研究进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不断更新。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肝硬化。近10余年来,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进展,对肝硬化临床诊治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国内关于肝硬化的中医证候规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日趋增多,尤其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已发表的研究结果,遵循指南制定的方法讨论并修订
3、本指南,主要目的是推荐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肝硬化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过程。本指南不是强制性标准,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具体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供利用的临床医疗资源,制订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本制定组将根据国内外有关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继续对本指南进行更新和完善。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肝硬化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护,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肝硬化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因遗传代谢性肝病的诊治较为特殊,不属于本指南适用范围。本文件适合于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感染科、肝病科、消化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
4、使用。2指南中的证据分级2.1 证据等级标准采用GRADE分级系统对纳入证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汇总和质量评价。根据GRADE方法,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或极低3个等级(表1%在证据分级过程中,考虑5个降级因素一偏倚风险、不精确性、不一致性、不直接性和发表偏倚,以及3个升级因素一效应量大、剂量反应关系、可能的混杂因素。2.2 推荐强度参照GRADE方法将推荐意见分为强(1)弱(2)两级。强推荐定义为充分考虑到了证据的质量、患者可能的预后情况及治疗成本而最终得出的推荐意见;弱推荐定义为证据价值参差不齐,推荐意见存在不确定性,或推荐的治疗意见可能会有较高的成本疗效比等,更倾向于较低等级的推荐。通
5、过名义群组法由专家投票,汇总得出推荐强度。3术语和定义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弥漫,的干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和假小叶形成、肝脏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特征性表现,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可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在中医学中无肝硬化病名记载,根据临床表现,代偿期肝硬化多属于中医翻只积聚的范围;失代偿期出现腹水则属鼓胀水鼓范畴,其他尚涉及黄疸水肿血证胁痛”等病证。4诊断依据4.1 西医诊断参照2019年版肝硬化诊治指南和2023年版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肝硬化临床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
6、期。4.1.1 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依据下列4条之一:(1)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2)内镜显示食管胃静脉曲张或消化道异位静脉曲张,除外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3)B超、肝硬度测定(LSM)或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特征,如脾大、门静脉1.3cm,LSM符合不同病因的肝硬化诊断界值;(4)无组织学、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者,以下检查指标异常提示存在肝硬化(需符合4条中2条IPLT100109L,且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血清白蛋白1.3或PT延长(停用溶栓或抗凝药7d以上)成人AST/PLT比率指数:APRI)1平分2。需注意降酶药物等因素对APRI的影响。4.1.2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依
7、据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和/或肝功能减退。(1)具备肝硬化的诊断依据;(2)出现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4.1.3 临床分期根据患者是否伴有门静脉高压及并发症,肝硬化分为5期。1期无静脉曲张和其他任何并发症根据是否伴有显著门静脉高压又分为Ia及Ib期;2期出现静脉曲张,但无静脉曲张出血及腹水;3期出现腹水,无静脉曲张出血;4期表现为静脉曲张出血,伴或不伴有腹水及肝性脑病;5期表现为脓毒症、难以控制的静脉曲张出血或顽固型腹水、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脑病等多器官功能损伤。12期患者无明显症状及并发症,为代偿期;35期患者出现腹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肝硬化 中医 诊疗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