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大众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大众版)冠心病XX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相关学科专家,结合我省实际,面向全省群众,制定冠心病防治指南大众版,以进一步提高全省冠心病的科普宣教水平。一、冠心病离我们有多远“冠心病?我这么年轻怎么会有?”“我身体好好的,不可能得冠心病。”这是很多门诊患者对医生的回答。然而统计数据却表明我国冠心病患者数量在迅速增加。事实上,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第一大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随着老龄化程度加重、生活水平改善和不良生活方式所致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肥胖人群的增加,我国冠心病防治形势日趋严峻。按照最近的调查结果估计,我国目前冠心病人数有IlOO万,并在逐年攀升,如不加控制,到2030年,仅急性心
2、肌梗死的患者人数将井喷式上升到2263万。所以说,冠心病,它离您真的很远吗?引起我国冠心病患病率急剧增加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是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引起膳食结构改变,膳食中的热量、蛋白质、脂肪来源从以植物为主转向以动物为主,总热量过剩,同时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热量摄取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患者越来越多,而这些代谢异常会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其次,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加,导致焦躁、抑郁等各种情绪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另外社会老龄化也是重要原因,而冠心病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二、冠心病诊
3、断与分类(一)定义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和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二)分类冠心病常表现为慢性、进展性过程,依据临床特点,可将其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慢性冠脉综合征(CCS)。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Do2 .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或慢性缺血综
4、合征(CIS)是一动态变化的疾病过程,指以下3种情况:即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3 .冠心病有哪些特点?(1)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2)终身疾病(3)可预防可控制疾病(4)需配合管理的疾病(5)病情不断变化的疾病三、哪些人容易患上冠心病以下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即可以使冠心病患病率增加的因素。危险因素包括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可干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可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降低患病率及死亡率。其中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遗传因素这些因素无法干预,但可以帮助评估个体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可干预的因素有吸烟、饮酒、饮食、运
5、动少、肥胖、高脂血症、血糖异常及高血压。应该积极控制此类危险因素,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一)性别、年龄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女性发病率较低,因为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故女性在绝经期后发病率迅速增加。(二)遗传因素一级亲属男性55岁,女性65岁发生疾病,考虑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的家族性血脂异常是这些家族成员易患本病的因素。此外,近年已克隆出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相关的易感或突变基因200种以上。(三)吸烟吸烟可造成心血管病年轻化,使首次发生心肌梗死的时间提前10年。60岁以上吸烟者冠心病相对风险增加2倍
6、,而50岁以下吸烟者冠心病相对风险增加5倍。吸烟使急性心肌梗死患病风险最高增加7倍,使心脏猝死的相对风险增加3倍以上,是猝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四)饮酒我国居民饮酒率高,多数研究认为饮酒不利于健康。(五)不健康膳食不健康膳食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使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13%38%。膳食中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可降低15%的冠心病和25%的脑卒中发生风险。限盐补钾可使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33%。膳食中增加含3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等),可以降低8%的心肌梗死和7%的冠心病发生风险。(六)身体活动不足心脏病发病风险均与身体活动不足有关,总身体活动量与心血管病死亡呈显著负相关。运
7、动康复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使冠心病患者5年病死率减少21%34%o(七)超重、肥胖超重、肥胖者通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多种危险因素,控制超重和肥胖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与正常体重者相比,超重和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13%和39%o(八)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抑郁、焦虑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并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增加。敌意或愤怒等A型行为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九)血脂异常总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呈独立的、连续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若伴随高血压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
8、因素,则冠心病风险显著升高;血浆1.D1.-C水平升高与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十)糖尿病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关系密切。排除其他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不良结局(心血管病死亡、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2倍。即使没有糖尿病病史,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人群冠心病发生风险也明显增加。(十一)高血压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收缩压(SBP)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DBP)每升高IOmmHg,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倍增。四、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识别(一)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力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血管疾病 防治 指南 大众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