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直流输电系统安全事故的重点要求.docx
《防止直流输电系统安全事故的重点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直流输电系统安全事故的重点要求.docx(8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防止直流输电系统安全事故的重点要求1仿控电网运行风险12防止直流线路故障63防止接地极及接地极线路故障144防止换流变压器及油浸式平波电抗器故障165防止套管故障216防止开关设备故障267防止避雷器故障298防止滤波器及并联电容故障319防止干式电抗器故障3410防止控制保护系统故障3711防止测量设备故障4312防止电缆及二次回路故障4813防止换流阀(阀控系统)故障5014防止阀冷系统故障5415防止站用电源故障5916防止户外箱柜故障6417防止站内接地网故障6818防止污闪事故7119防止主通流回路接头发热7620防止火灾事故7921防止环境污染事故8322防止误操作事故891防控电
2、网运行风险规划设计阶段1.Ll直流输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应根据性质作用、功能定位、系统需求确定技术路线、输电容量、电压等级等。应满足交直流相互适应、协调发展的要求。1.1.2 合理控制单一直流规模,直流输电的容量应与送受端交流系统的短路容量匹配。1.1.3 为保障直流换流站接入交流系统能满足直流额定容量电力的汇集或疏散要求,送受端交流系统应进行科学分层分区,并注重各电压等级、交直流、源网荷统筹协调发展,换流站应尽量选择短路比(多馈入短路比)较高接入点,对于多馈入直流受端系统,应尽量分散落点,完善落点近区交流主网架。1.1.4 为提升常规直流输电工程送端系统的支撑能力,宜在换流站近区电网配套建设
3、一定规模的常规电源,加强近区交流网架,保证直流近区交流线路短路、跳闸和直流闭锁、线路短路等故障扰动期间送端过电压水平不超过交直流设备耐受能力。1.1.5 应通过在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足的新能源场站加装分布式调相机等方式,提升直流近区新能源场站的支撑能力,保证新能源发电单元升压变低压侧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在1.5及以上。合理安排直流和新能源运行方式,防范直流故障引起新能源连锁脱网。1.1.6 为控制直流群连锁故障风险,应充分考虑多回直流间的相互作用,合理控制电网馈入直流规模,优化直流落点布局,宜安排直流分散接入受端系统,降低多回直流间的相互作用。1.1.7 为保证直流受端系统发生突然失去一回线路
4、、失去直流单极或失去一台大容量机组(包括发电机失磁)等故障时,保持电压稳定和正常供电,不致出现电压崩溃,应在直流受端系统中建设一定规模常规电源(含调相机)或动态无功补偿装置。1.1.8 柔性直流联网换流站应设计交流侧充电功能,存在孤岛运行工况的换流站应设计直流侧充电功能。1.1.9 针对含多个换流器的柔性直流换流站,需设计合理的功率转带策略,并与安稳装置协调。转带功率的大小和速度应与直流系统的功率和电压调节特性相匹配,尽可能降低换流器故障后的系统功率损失,避免引发直流系统功率盈余而导致健全换流器闭锁。1.1.10 针对新能源孤岛接入柔性直流系统,应根据系统需要设计功率盈余解决方案,措施包括但不
5、限于配置耗能装置、控制协调配合策略、稳控装置等方式,以满足系统的故障穿越要求。1.2 分析计算阶段1.2.2 直流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科学试验、设备制造中的安全稳定计算分析工作,应严格落实相关国家(行业)标准中的有关要求。122在直流输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开展送受端系统稳定分析计算,做好电源与电网、直流与交流、输电与变电工程的合理衔接,研究直流工程对整个互联电网系统的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明确所需采取的措施,提出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方案。1.2.3 直流输电工程送受端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应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包括静态安全、静态稳
6、定、暂态功角稳定、动态功角稳定、电压稳定、频率稳定、短路电流的计算与分析等。应重点分析交流线路短路故障引起的常规直流输电系统单回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或多回直流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现象,并关注次同步振荡或超同步振荡问题,提出必要的解决措施。124直流送受端系统计算分析中应使用合理的元件、装置及负荷模型,以保证满足系统计算所要求的精度。计算数据中已投运部分的数据应采用详细模型和实测参数,未投运部分的数据采用详细模型和典型参数。125应校核相关接入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和性能,分析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与相关交流继电保护的协调配合是否满足系统稳定运行要求。1.2.6 柔性直流振荡风险分析应开展以下工作:1)交流系
7、统强度和宽频阻抗特性分析;2)基于换流器的控制特性分析柔性直流宽频阻抗特性;3)综合评估系统振荡风险;4)通过优化控制策略调节系统阻抗特性,如有必要可装设幅相校正器等设备。127新能源经直流外送系统,在新能源场站并网前,应组织开展新能源与直流运行特性和振荡专题分析,新能源场站建设单位应向电网企业提供新能源机组电磁暂态模型、机电暂态模型、新能源机组硬件控制器及控制系统参数、新能源场站拓扑结构、新能源场站设备和送出线路参数等资料,用以开展直流与新能源综合系统阻抗特性分析。针对存在振荡风险的情况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落实避免振荡风险的新能源并网技术要求,确保满足与直流协调运行的技术要求,确保不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止 直流 输电 系统安全 事故 重点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