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社会艺术观研究——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docx
《晚唐社会艺术观研究——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唐社会艺术观研究——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晚唐社会艺术现研究为例盛唐时期,印度的佛教、波斯的工艺、突厥的服饰、吐火罗的舞蹈等外域文化因子由西向东传到我们脚下的土地上,由此中西文明迎来了第一次大的碰撞。这些外域文化,为盛唐美酒增添了新的风味,惊艳了今天的我们;而它们自身也融合进了华夏文明的美酒之中,这一剂甘醇穿越时光,遗留在后世不少艺术作品上,五代南唐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有所体现。然而不同于盛唐的繁华,由于外族的入侵,晚唐的国家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贵族和朝臣们却仍沉浸在昔日的和平安详中,不问朝政,用大把的时间纵情声色,韩熙载夜宴图正是绘制于这样的背景之下的。一、韩熙载夜宴图主要内容韩熙载是负才艺而名重的晚唐五代士人,曾深受李璟的重视,但
2、是却因为过分正直的人格而遭到达官贵族的排挤被贬,后主李煜继任后为挽救岌岌可危的南唐,曾欲拜韩熙载为相,但韩深知南唐亡国大局已定自己无力回天,索性拒绝了后主的邀请,沉迷声色夜夜欢饮,相传这正是李煜听闻韩熙载纵情声色乐舞后命顾闵中所做。韩熙载夜宴图不仅立意绝妙,其绘画技法也更是精彩绝伦,它是一幅设色清雅的工笔绢本人物画长卷,纵长28.7cm、横宽335.5cm,描绘人物生动细腻,图像内容丰富精致,用角隅式的构图代替了原先留有天地的构图模式,象征着唐宋宫廷工笔绘画的巅峰,被不少后世画家临摹学习,但能超其翅羽者却是凤毛麟角。而这些延伸而成的系列图本,往往图像上各有差异,在不用历史阶段蕴含了不同的文化追
3、求,本文主要针对故宫博物院馆藏的韩熙载夜宴图展开讨论。该图引首以篆书题夜宴图三枚大字,左侧楷书写“太常卿兼经筵侍书程南云题”,铃印“广平程氏”(如图1),这里的“程氏”是指明英宗正统年间的南京太常卿程南云,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引首所题画名的时间大约在明正统年间。而在画卷前隔水之首,为清乾隆皇帝弘历小字行楷跋识,下有两方朱文方印,分别为“乾”“隆”二字。前隔水后段有残破行楷题跋,清人顾复在平生壮观中“顾闵中”条记载:“韩熙载夜宴图前隔水(宋)高宗题四行,下段破缺,只存廿一字,文不可读。因此后世学者多认为隔水后段题跋为南宋人题写。二、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分析李松先生将韩熙载夜宴图画面的五段分别定名为听乐、
4、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他认为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这一卷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说它是由南唐宫廷画家顾闵中绘制,基本上是可信的,本文将按照李先生的划分来进行分析。第一段:听乐,画面表现为韩熙载与众宾客听琵琶,画中韩头戴高纱帽、侧脸、蓄长髯,身穿右衽灰袍袍口露白领,左手松垂,面容和善地注视着演奏者,坐于床左侧的草绿色衬垫上。床的两侧设置挡板,乃典型的晚唐家具样式。床的右侧为一年轻宾客,头戴幔头,身穿圆领红袍露白色衣领,正是状元郎桀。另床前座中两人,前座躬躯回视者一人,后面倚立一人均是朝廷揽得人才,但却时运不济未能得到重用。奏琵琶乐伎梳后倾高髻,身穿对襟上衣,下着浅红色饰小团花的长裙,身披长帛,怀抱曲颈琵
5、琶,坐于墩上。这一段是全卷的开始,七男五女画卷中的主角悉数登场,他们神情各异但都集中体现为一个“听”字,令观者仿佛置身于悠扬的乐声之中。第二段:观舞,画面表现为韩与宾客观舞,并且击拍助兴的场景,是全卷最为活跃部分。画面的左侧有一髻挽红结且其上插有银饰品的舞伎,她着浅蓝色窄袖长衫,舒起双臂,莲步款款,正翩翩起舞,而这正是晚唐流行的“六幺舞”,郎桀足点节拍看得分外投入,另有官人执板面和,侍女鼓掌叫好,但韩熙载却愁容满面无心欢愉。韩的异状被一旁的年轻士人注意到了,一边鼓掌一边回首关注他。此外画卷中还出现了一位特殊人物双手在胸前作叉手状的黄袈裟僧人,此人正是韩的方外好友德明和尚,他在这里出现可能并非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韩熙载夜宴图 晚唐 社会 艺术 研究 韩熙载 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