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探讨.docx
《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探讨.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引言经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已多年保持为世界混凝土生产量最大的国家,原材料消耗巨大。天然河砂(尤其是优质天然砂)在很多地区已经消耗殆尽,越来越难以满足工程需要,作为天然砂的替代品,机制砂在建筑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家标准GB/T146842011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列入建设用砂,机制砂混凝土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由于机制砂与天然河砂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同,导致2种混凝土在性能上存在许多差异,而混凝土的性能将直接影响结构物的质量和安全。在建筑工程中为了更好地运用机制砂,确保混凝土结构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与质量控制技术进行必要的研究。2机制砂特性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表面更加粗糙,一般
2、情况下石粉含量更高,二者具有明显的不同。充分了解不同地区机制砂特性,对正确认识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具有有重要意义。对几种典型天然砂和机制砂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见表Io表1几种典型砂的物理指标比较项目岩性料源地表观密度/(gZcrn3)吸水率/%压碎值/%棱角性/5砂当量/%机制砂I石灰岩即墨2.770.910.334.179机制砂2石灰岩沂水2.740.89.835.289机制砂3花岗岩青岛2.831.416.636.881机制砂4花岗岩莱阳2.841.316.236.585天然砂I石英质平度2.63OS29.6天然砂2石英质沂水2.710.428.6注
3、:机制砂棱角性试验多采用流动fl寸间法,单位:3,间隙法很少用,此处不多加叙述。由表1可以看出,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一般表观密度更大、吸水率更高、棱角性更大,母岩的岩性对机制砂特性影响很大。由于机制砂比天然砂表观密度更大,将会导致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也相应地大于天然石英质砂所配制的混凝土,对于桥梁结构自重荷载占总荷载比例较大的结构,这一差异应当特别注意。3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我国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21世纪以后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开始加快,近年来,机制砂在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也已经展开。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机制砂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
4、性能、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影响。3.1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相同配比机制砂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均小于天然砂混凝,这和机制砂本身具有较高的吸水率以及石粉的存在有关。机制砂石粉含量和级配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影响较大,当石粉含量太低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易出现泌水、黏聚性差等缺陷,当机制砂石粉含量太大时,又会大幅提高混凝土塑性黏度和屈服应力,降低混凝土流动性。这是因为机制砂中的石粉作为一种粉体能够增加混凝土中水泥浆的体积,适量的石粉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但是,当石粉含量过高时由于石粉本身需水量大,又会对混凝土性能起到负面作用。3. 2力学性质多数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配合比时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天然
5、砂混凝土,有的学者的研究表明,当混凝土坍落度相同时,高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强度低于天然砂混凝土。当采用机制砂部分代替天然砂配制的混凝土存在最优替代率使混凝土强度达到最优,对于机制砂混凝土强度而言石粉含量也存在一个最优值,二者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研究者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周白露、丁华柱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砂再生集料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比天然砂再生集料混凝土高出4%ll%2o3.3体积稳定性机制砂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与龄期和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有关,目前的研究结论不一致。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当机制砂石粉含量小于某一值时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石粉含量增大而增大,当石粉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制 混凝土 质量 控制 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