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气肿疽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气肿疽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ICS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B62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2024XXXX牛气肿疽防治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ventionandtreatmentofbovineemphysemagangrene(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4.02)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2024 -XX-XX 发布2024-XX-XX实施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诊断1I1临床诊断1ti)实验室诊断2R结果判定25疫情报告36疫情处置37治疗38预防措施3R1饲养管理3fti)
2、免疫3QQ消毒3R4废弃物处理4QK禁牧4QA杀虫4ft7检疫监督4,1z.*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甘肃省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建平、王建强、张小亚、王玲、张保云、汪红琴、冯军、路世燔、何永恒、成小莉、乔瑾、唐金康、杨丽芳、田向伟、王琨、唐鹏瑶、张国瑞。本文件由天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牛气肿疽防制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3、编制组(地址:天水市秦州区新华路官墙里8-1,天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邮编:741000,联系人:雷建平,E-mail:2992895362,联系方式:09386811029),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牛气肿疽防治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牛气肿疽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置、治疗和预防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境内牛气肿疽的防治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635动物防疫基本术语GB/T36195畜禽粪便
4、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5030-2016无公害食品兽药使用准则NY/T3075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HJ/T8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业部2017年7月3日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动物疫情报告等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1822号)3术语和定义GB/T1863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1牛气肿疽又称为鸣疽或黑腿病,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特征为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胀,按压患部常有捻发音,严重者伴有跛行。4诊断d1临床诊断4.1.1流行特点本病以零星散发为主,呈地方性流行,多见于春夏放牧季节,特别是炎热多雨的夏季最易发生。病
5、死率-一般在70%80%之间,最高可达100%。4.1.1.1易感动物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牛都可以感染,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害黄牛,奶牛、耗牛少见。在发病地区,6月龄36月龄之间的牛更容易感染。临床上肥壮牛比瘦牛更易患病。4.1,1.2传染源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牛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处理不当的尸体中的病原菌进入土壤,以芽抱形式长期存活,成为持久性疫源地。4.1.1.3传播途径牛主要通过采食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口腔和咽喉微伤口进入体内,或经胃肠黏膜侵入血流而感染;也可经皮肤伤口或吸血昆虫的叮咬而传播。4.1.2临床症状潜伏期3d5d,最短ld2d,最长7d9d0牛发病多为急性经过,突然发病,
6、体温达41C42C,早期出现轻度跛行,食欲和反刍停止。继而在多肌肉部位发生肿胀,初期热而痛,之后肿胀部中央变冷无痛。患部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形成坏疽,触诊有捻发音,叩诊有明显鼓音。肿胀部位切开或穿刺,流出污红色带泡沫的酸臭液体,这种肿胀常发生在腿上部、臀部、腰、荐部、颈部及胸部,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牛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最后体温下降至35C37C,随即死亡。一般病程ld3d,也有延长到Iod的。若病灶发生在口腔,腮部肿胀有捻发音;若发生在舌部,舌肿大并伸出口外。老牛发病症状较轻,中等发热,肿胀也轻,有时伴有疝痛、股气,治愈率较高。4.1.3病理变化尸体迅速腐败和胺胀,皮下组织气肿,口、
7、鼻、肛门、阴道常流出带泡沫的血样液体。患部肌肉肿胀黑红色,切面呈疏松多孔的海绵状,有含泡沫的暗红色液体流出,带有酸败气味,皮下有黄色胶样浸润。肝、肾呈暗黑色,充血肿大,可见到豆粒大至核桃大的坏死灶,切面呈海绵状,有带气泡的血液流出。脾脏内可见到小气泡,心、肺有出血点。心包、胸腔、腹腔有红色积液,局部淋巴结充血、出血或水肿。49实验室诊断4. 2.1细菌学检查无菌采集病牛肿胀内的水肿液、肌肉、淋巴结、肝等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到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单个或多个成短链排列。5. 2.2细菌分离培养将采集的病牛水肿液、肌肉、淋巴结、肝等病料,分别接种葡葡糖鲜血琼脂培养基,37C
8、厌氧培养24h48h,观察结果。葡葡糖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有边缘不整齐、中央稍凸出的灰白色菌落,周围有。型溶血区;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呈单独排列。以上病料分别接种厌氧肉肝汤培养基,37培养24h,培养基轻度混浊,并有气体产生;培养48h,培养基变透明,底部有絮状沉淀物。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与葡萄糖鲜血琼脂培养菌相同。4.2.3细菌生化试验可将厌氧肉肝汤或葡萄糖鲜血琼脂培养菌接种于葡萄糖鲜血琼脂培养基,37厌氧培养24h48h,纯化培养菌,再分别接种于生化反应管中,37C培养48h,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蔗糖、半乳糖呈现产酸产气反应,不发酵水杨甘、鼠
9、李糖,还原硝酸盐,不产生硫化氢,散基质试验阴性,能液化明胶。A结果判定4.3.1符合4.1的,判定为疑似牛气肿疽;4.3.2符合4.1,同时符合4.2的,确诊为牛气肿疽。5疫情报告按照农医发(2018)22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动物疫情报告等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报告。6疫情处置A1对病死牛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业部2017年7月3日印发)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A3对病牛实施隔离,并按第7章规定治疗。A1对病牛污染的场所、器具、物品严格消毒。AA对受威胁的牛进行紧急免疫接种。A5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源追踪。6 A出现重大疫情时按照国务院第687号令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规定处置。A1
10、对处置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详实的记录,并归档。7治疗7 1使用国家批准的针对本病的中西药,药物选用要符合NY/T5030-2016规定。7j)病牛及时隔离治疗,结合症状采用抗菌、抗毒、强心、补液、灌服中药等措施。早期全身治疗可肌肉注射抗气肿疽血清150mL200mL,重症牛8h-12h后再重复注射一次。初期每次用青霉素200万300万IU,地塞米松l(g50mg,肌肉注射,2次3次d,连用5d;或每次用四环素2g3g,溶于5%葡萄糖100OmL2000mL,静脉注射,1次d,连用3d;或每次用头抱睡吠钠3m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3次d,连用5d;或每次用10%磺胺嘎嘎钠溶液100nlL
11、200mL,静脉注射,2次d,连用5d。74局部肿胀早期不切开,用3%双氧水20mL或0.25%0.5%普鲁卡因溶液IonlL20mL溶解吉霉素80万160万IU,于肿胀部周围分点注射;后期必须在严防散毒的条件下,迅速切开肿胀部位,除去腐败组织和渗出液,用1%2%高镒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充分冲洗创腔,而后切口内撒布磺胺粉或青霉素粉等,并对污染区域及周边区域做好环境消毒。8预防措施A1饲养管理8.1.1 加强牛群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8.1.2 保持牛舍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fi1免疫对曾经发生过疫情区域的牛,必要时可进行免疫。1消毒定期对养牛场(户)的牛舍及其周围环境、用具等进行消毒,消毒程序和消毒药物的使用应符合NY/T3075的规定。fi4废弃物处理粪便的处理应符合GB/T36195的规定。污水和防疫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HJ/T81的规定。Aq禁牧在本病流行期间,农区禁止在受到污染的草场放牧,牧区应尽快转移牧场,舍饲牛严格饲料来源。ftA杀虫消灭厩蝇、虻等吸血昆虫,可用80%敌敌畏乳油按1:400配制成溶液喷洒牛舍及周围环境,牛体表可用灭害灵或0.05%辛硫磷或0.05%双甲眯等喷雾。A7检疫监督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