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教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的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4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教学重点1 .掌握本课的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教学难点1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2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3 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掌握本课的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通过了解伯牙、锤子期因音乐而成为知音的故事,感受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3 .
2、体会“知己”的涵义,感悟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播放古曲高山流水)听着这优美的乐曲,我们很自然地就想起伯牙与锤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伯牙鼓琴,一同见证伯牙和子期之间令人艳羡的情谊吧!(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 .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不认识的字可以查阅工具书,或请教同学老师。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不理解的生字。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认读,相机正音。(3)课件出示会写的字,教师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哉:“戈”字的后两笔要注意先撇后点。巍:上下结构,“禾
3、”末笔变捺为点。曝:右下部不要写成“水二2 .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试着用标记。(课件出示正确的朗读停顿)3 .全班根据朗读停顿齐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字,你们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吗?(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板书:借助文中注释、工具书、相关资料;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用心思考。)2 .学生再读课文,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1)结合课文注释,再读课文,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2)学生
4、尝试自己复述故事。3 .教师适当补充人物背景知识。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 .品读课文,感悟“知音二(1)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你能围绕“知音”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吗?(2)学生尝试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层(前三句话):伯牙遇子期,弹高山流水。第二层(最后一句话):伯牙失知音,悲痛欲绝。2 .品味相遇知音之“喜二(1)默读课文前三句话,思考:伯牙为何视锤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3)想象拓展,说话训练。过渡: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达他的见闻、思绪、情感。文中只提到了他“志在太山”“志在流水”,那么请大家展开想象,说说他的琴声
5、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出示词语,学生齐读。(杨柳依依、清风徐徐、白雪皑皑、明月皎皎)师生合作,完成句式训练。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J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J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J小结:只要是伯牙心里想的,锤子期全都知道,他真是伯牙的一一(知音)。“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得到人生的知己,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伯牙当时的心境,那就是一一(喜)。是啊,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一一(欣喜万分)。(4)学生齐读前三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的喜悦心情。3 .品味失去知音之“悲二(1)故事补白
6、,渲染失知音之痛。过渡: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自己死后要把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他的琴声。可是,知音死了,伯牙的琴声还有谁欣赏得了呢?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3)出示补充资料。过渡:相传伯牙在破琴绝弦之前,在子期坟前吟诵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
7、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4)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5)学生配乐朗读诗歌,思考: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用一个字来形容。(悲,痛。)用一个词来形容。(伤心欲绝,肝肠寸断,撕心裂肺。)4 .质疑探讨,升华情感。(1)伯牙破琴绝弦,“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破琴绝弦的同时断绝了什么?(2)讨论:你怎么看待伯牙破琴绝弦这一举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五、朗读悟情,背诵积累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板书试背全文。2 .播放音乐高山流水,齐读课文,结束全文。第二课时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二则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22 文言文 教学 设计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