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9《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9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2 .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3.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4、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复述课文。(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教学过程:一、诗意表达,导入新课师:有人曾说:“诗意的童话装点了我们的幸福的记忆”,那么今天希望大家从记忆库里搜寻一下,看看老师出示的几张画片选自哪篇童话。(出示幻灯片)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野天鹅师:这些童话的作者都是谁?生:安徒生。师:看来大家对他的野天鹅不是很熟悉,这也是经典篇目,希望大家
2、课下阅读阅读。生:安徒生,19世纪丹麦最著名的作家,更是世界文学童话的创始人。丹麦的小美人鱼铜像因他而塑,可以比肩诺贝尔文学奖的安徒生奖,以他而名。师:我国也有位作家获此殊荣,是谁呢?生:曹文轩。师:看来他不光得到孩子们的喜欢,甚至对我国的作家都有影响,可谓之深远。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另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自主学习,明确目标师:在学习之前,我们必须了解这堂课学习要学习什么?(出示幻灯片)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朗读课文。3、理解童话的教育意义。三、初步感知,朗读课文师:有人说“童话是写给儿童的,更是写给成人的“,你认同这个观点吗?生:认同、不认
3、同师:相信同学们对于这个观点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咱们共同学习这一篇童话,来对于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师:默读课文要求(1)标出段落序号(2)标注不熟悉的生字、词学生默读课文(3-5分钟)xunchenjIbiXidn炫耀称职滑稽陛下头衔yfpinjuegengxunCiyCi御聘爵士更衣勋章赐予hGiqInchaifiih。骇人听闻钦差大臣随声附和师:请个别同学朗读生字。师:请同学集体朗读生字。整体感知,分析课文。师:这篇童话从内容上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生:两个骗子骗皇帝有奇特的“新装”,皇帝穿上之后举行了游行大典。师:这个学生对于文章内容进行整体的概括。师:请问还有哪个同学
4、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生:这是一场关于“骗局”的故事。围绕“骗”字展开。师:围绕“骗”字有哪些人出场?又有哪些人活动?生:出场的有:骗子、皇帝、大臣官员、百姓、小孩。师:回答很全面。师:他们有哪些活动?生: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小孩揭示骗局师:大臣官员、百姓对于这场骗局起到什么作用?生:大臣官员间接帮助骗局的发生,百姓传骗言。生:大臣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师:骗子设了怎样的一个骗局?为什么大家都会相信呢?师:骗子能够骗取成功,是他的广告词打得响亮,那么是什么呢?生: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衣服。师:在哪些段落?生:第二段师:齐读这句话。生:因为人们都怕成为愚蠢的人或者不称职的人。师
5、:这些人见到“新装”时各有不一样的反应?请同学找出最能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认真揣摩,有感情地朗读J(小组合作)(8-10分钟)师:先明确有哪些人?生:大臣、官员、皇帝、百姓、小孩。师:我们先分析大臣、官员、皇帝、百姓这四类人的心理活动。(讨论完之后)师:小组选一个同学朗读,有感情朗读,把当时人物的心理读出来。师:请第一小组展示:生:大臣,他的反应在(8)-(13)段。最能表现大臣心理的句子是“难道我是愚蠢的吗?”“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o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揣摩一下老大臣应该是什么样的心理?生:他的心理是惊讶、怀疑?师:为什么有这样的心理?生:不相信自己没有看到“新装”。师:哪些词语能够体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皇帝的新装 19 皇帝 新装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