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5《草船借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草船借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5草船借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草船借箭任务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准读通课文内容,了解故事脉络。2.通过剖析、质疑借箭成功的原因,体会诸葛亮计谋的神奇之处。感受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形象。(重点,难点)3.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聚焦关键词句,欣赏影视片段等方法,感受名著人物形象,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冰心奶奶的忆读书吗?冰心奶奶在自己的少年时期就把四大名著读通读懂了。出示单元页,同学们读小诗: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我们本单元将走进这首小诗里的四大名著,并且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去
2、阅读更多的古典名著。谁了解三国演义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一下。2.出示封面目录,认识章回体小说选取几个回目,学生从从中找我们本课对应的回目。老师小结:这是我们古典名著的一种类型:章回体活动一:预习检查,梳理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周瑜()托诸葛亮10天造20万支箭。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条船,用青布幔子()起来,还在船两边排上1000多个草把子。第三天,漫天大雾,20条船接近曹操的水(),一字排开,船上军士一边()鼓一边()喊。曹军不敢应战,只好放箭。不多时,船身()满了箭,顺风顺水的回来了。诸葛亮的20万支箭也完成To2.明故事主要内容请同学们用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来说一说这篇文章的这个故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船借箭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