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中的美育渗透论文.docx
《小学古诗词中的美育渗透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古诗词中的美育渗透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小学古诗词中的美育渗透【摘要】语文学科是蕴含着丰富情感和美育体验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新课改以来,古诗词的占比越来越重,而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所独有的美学特征是我们进行美学教育最好的资源。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是此文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美育【引言】虽然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为古诗词的审美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己经变成了简单的“背诵、默写、解释意思,无须过多的关注它美不美,反正考试也不考.那在
2、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还有什么意义呢?首先,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能有助于理解古诗词,体会古诗词表达的情感。其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者,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有创造美的能力。接下来,我就以实际的古诗词教学课例来谈谈我是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一、在反复诵读中感受音乐美“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楚辞的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再到就以音乐为表现形式的汉乐府,还有唐诗宋词,哪个不是讲究节奏、平仄押韵,使之自成动人的曲调。教学游子吟时,我在疏通字词后,配上音乐让学生跟着读,可读着
3、读着孩子们就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唱了起来。这就是诗歌中具有的音律美和音乐融为一体了。当然,这是学生熟悉的古诗。那遇到不熟悉的古诗词怎么才能读出音乐美呢?这就需要学生反复的朗读、诵读,教师范读,总之多种形式的读,读到成诵,读到能跟着配乐唱出来,让诗词与音乐结合,让学生从唱读中感受的诗的音乐美,这样既朗朗上口,便于识记,又在学生心中埋下了诗意的种子。在后来的古诗词教学中,我都会让学生试试自己将诗词改编成曲,从而具有创造美的能力。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经典诵读大赛,除了少部分是诵读经典,大部分都是配乐吟唱,你听木兰诗西江月明月几时有等等,哪还分得清是诗是歌。这都是在古诗词的反复诵读中感受其音乐之美。二、
4、在字斟句酌中领略语言美小学古诗词中的字词教学是重要的一。今年我带六年级,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问学生为什么用关”,可不可以用“遮”用“挡”或是其他的词?学生都说不可以。那就是是为什么呢?“关字有什么好呢?学生七嘴八舌关,就关在里面出不来了,遮有时候是遮不住的,想出来就能出来关在里面红杏都能出来,只能说明它太厉害了,我再引导“它厉害说明什么”,学生说“说明它生命力旺盛”,一步步引导“春天的花儿生机勃勃,也寓意着新生的事物生机勃勃,是封锁不了、禁锢不住的。通过词语的比较推敲,感受到诗词中语言的精妙,感受到古诗词的语言美。杜甫的春夜喜雨,我是这样来组织教学的。
5、首先让学生熟读古诗,读完说说感受。有同学说他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很好,我一阵窃喜“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孩子说题目中的喜字;还有同学说体会到了雨好,我连问”哪好?好在哪。这些都说明了学生已经掌握了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去体会诗词,感悟诗词中的语言带给我们美的感受。三、在入境动情中把握意境美意境,是读者在读作品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情感体验,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的画面。说到古诗词中的意境美,让人不由自主就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大雪的覆盖下,看不到飞鸟,也看不到人走的踪迹,只见一叶孤舟上,有一位披蓑戴笠的老翁在一片白茫茫中独自垂钓。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古诗词 中的 美育 渗透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