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经济体系的动态探究.docx
《草原生态经济体系的动态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生态经济体系的动态探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草原生态经济体系的动态探究1耗散结构理论概述耗散结构(DissipativeStructure)理论由普里高津(I.Prigogine)于1969年提出,是指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当外界条件达到某阈值时,量变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会动出现一种自组织现象,系统的各子系统会形成一种互相协同的作用,从而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一种时间、空间和功能的有序结构。一个系统要处于耗散结构,即动态有序,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D系统必须开放;2)远离平衡态;3)非线性相互作用;4)涨落现象上述条件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把耗散结构概括为:在非平衡条件下产生的,依靠物质、能量、信
2、息的不断输入和输出条件来维持其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有序系统。一个系统达到生态产出最大、功能稳定和生态平衡状况时,就是该系统最高级的生态环境耗散结构。2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特性分析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的特性。首先,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与牧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经济和社会系统不断向草原生态系统输入正或负烯流,正焙流输入导致草原生态恶化,如,过度放牧和无序开垦等;负嫡流输入时草原生态得以恢复,如退耕还林(还草)等。第二,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气候形成的春生夏长,秋收冬眠,
3、花开花落,四季循环,正是非平衡系统中的时、空有序态。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同时,草原生态系统受当地人口、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导致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在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时,随机的突变可能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第三,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非线性的特征。草原生态系统包含多个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非线性输入输出和非线性变化发展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是草原生态系统无限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根源。最后,涨落现象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普里高津关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原 生态 经济 体系 动态 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