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蓬莱水城城墙的形成与沿革.docx
《试述蓬莱水城城墙的形成与沿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述蓬莱水城城墙的形成与沿革.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试述辣水城城墙(醐成与沿革摘要:登州作为明代以来的海防重镇,军事设施十分完善。万历年间李成勋整饬水城,凳以砖石。清时,蓬莱水城军事地位下降,城墙虽有修葺,但仍损毁严重。进入21世纪,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结合明代城墙形制,对蓬莱水城城墙进行了恢复,基本重现了明代备倭城的雄姿。关键词:蓬莱水城;城墙;明代作为古登州治所所在地,蓬莱保留着一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军事港湾蓬莱水城,也称备倭城,它依山傍海,四周为高大城墙所环绕,是明代以来山东海防的重要基地。1从刀鱼寨到备倭城宋庆历二年(1042年),郡守郭志高奏置刀鱼寨巡简水兵三百戍沙门岛(即今庙岛),备御契丹。登州水军在这里停泊战船,补充给养,训练水师
2、,出哨巡洋,护卫着登州的外海洋面。这支水兵部队春夏季节上岛驻防,入秋后返回南岸的登州大本营,这也许是我国最早的一支海军陆战队。时任知州的苏轼曾在登州召还议水军状中记载:自国朝以来,(刀鱼寨)常屯重兵,教习水战,旦暮传烽,以通警急。自景德以后,屯兵常不下四、五千人。由此可见,刀鱼水寨是一处规模颇大的水军基地。明朝初年,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朝廷加强边疆海防,设立卫所,增置海船,在原来刀鱼寨的基础上建设水城。明泰昌版登州府志记载:洪武九年,设登州卫,置海船运辽东军需。指挥谢观以河口浅隘,奏议挑浚,绕以土城,北砌水门,引海入城,名新开口。除此之外,还填土封堵了港湾的东出口,从而向南延伸东城墙,向西修成
3、南城墙。形成了一个三面环城、仅有北面与海相通的港湾。同时,让由南向北进入港湾的画河改道,在水城西南角处注入护城河,使河水分为两路,一路沿水城西城墙外的护城河流入大海,一路沿水城南城墙外的护城河向东,在城墙外东南角转头向北,沿东城墙外的护城河流入大海。如此一来形成东、南、西三面均有护城河的格局,为蓬莱水城增添了一道天然屏障。2水城砖石城墙的修饬明朝中期,朝廷在全国范围内对城池和军事设施普遍进行整饬。据明泰昌版登州府志记载:万历丙申亦因倭警,总兵李成勋撤旧篇以砖石,东、北、西三面共增敌台三座,南一面仍旧。顺治版登州府志记载:周三里许,高三丈五尺,阔一丈一尺。门一,日振扬。楼铺二十六座。万历丙申,因
4、倭警,总兵李承勋赞以砖,东北西三面,共增敌台三座,南一面仍旧。这时,土城砌以砖石,内外城墙筑有堞墙,形成整齐森严的砖石城墙。从今日城墙遗址也可以看出,城墙的修筑形式是,先夯筑基础下伏垫层,然后在夯土垫层上修台垒砌石质里外皮墙,最后在墙内填土夯筑。谢观修建的备倭城(即水城)周三里许,城高三丈五尺,城墙宽一丈一尺,西北跨山,东南濒河,南门日振扬,楼铺共二十六座。该城是以刀鱼寨为基础,分为陆域和水域两大部分。其陆路部分充分利用了宋元代刀鱼寨址,在南部加筑了城墙,截断海湾,将海湾环城“小海,城墙随地势高低形成西面和西北两面高,东、南两面低的倾斜状。北墙临丹崖山修建,崖高30余米,以悬崖为墙,只建有1米
5、的垛墙。西墙建于丘陵脊背,虽不高亦较险峻。东、南两墙因地势低洼,筑得较高。平均高度约7米。东墙长720米,西墙长850米,墙长370米,北墙长300米,周长2200余米。城墙低宽12米,顶宽8米,系夯打而成,夯层厚0.3-0.4米。墙内外均用砖石包砌,下部用石,上部砌砖,砖为长身砌。城顶设有外垛墙,垛墙厚0.56米,下端每隔1.35米有一方孔,孔宽0.2米,高0.15米。顶端每隔I.55米,有凹形垛口,口宽0.55米,高0.6米。垛口下方每隔1.47米,有方孔一,孔宽0.15米,高0.2米。城顶近垛墙处,有宽2米的用砖铺砌的“海馒”。3水城城墙的修葺在明代水城石城墙形成以后,经过了多次修葺。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蓬莱 水城 城墙 形成 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