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ppt
《第六章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ppt(3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v主要内容:健康的含义与标志、心理健康测量的本质、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制作与使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理健康测量常用量表类型、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常用测量量表类型等。v重点、难点:心理健康测量的方法、社会适应能力测量量表与评价方法。第一节 心理健康测量概述一、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与标准v1、健康与健康标准v2、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标准二、测量与心理健康测量v1、测量v2、心理健康测量三、心理健康的可测性v1、弄清测量的本质,看它对被测对象的要求是什么;v2、查明心理健康特质的属性,看它能否满足测量所需要的条件。四、心理健康测量的实质v心理健康测量是为了弄清楚自己或他
2、人心理健康状况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措施。这种检查须依照某种标准和规范,其结果通过一定的赋值方式产生并具有确定性的特征。五、心理健康测量的种类与方法v(一)心理测量的种类v1、发展性心理健康测量v2、教育性心理健康测量v3、治疗性心理健康测量v(二)心理测量的方法v1、自然观察评估法v2、作业量表法v3、心理投射法v4、自陈量表法v5、心理实验法v6、自省法第二节 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编制一、编制心理健康测验的操作流程v1、确定测验的目的v2、确定测验的性质v3、确定测验的内容v4、建立测验的指标体系v5、编写和筛选题目v6、对测验的标准化处理v7、对测验的技术分析和鉴定v8、编写测验指导书二、心理
3、健康测验的主要技术指标v1、可靠性v2、有效性v(1)内容有效性v(2)预测有效性v(3)同时有效性v(4)构想有效性v3、项目区分度三、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常模v常模是指一群相同类型的人在接受测量后所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和分布情况。v常模的建立步骤:v1、项目表的准备v2、样本的准备v3、测量的实施v4、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v5、常模的确定四、滥用心理健康测量的危害v1、用途上的滥用v2、不符合心理学要求的滥用第三节 心理健康测量结果的评价一、心理健康尺度的选择v1、从统计的角度来确定标准v是以社会群体大多数人的行为特征作参照的标准-常模。v2、从症状角度来确定标准v根据一个人在神经心理症状上的表
4、现来判断其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具有明显的焦虑、强迫行为、幻觉等症状,视为心理异常,相反为正常。v3、从内心体验的角度来确立标准v根据当事人内心的体验情况来判断其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v4、从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来确立标准v一个人如果能顺利解决自己所处的社会角色中遇到的问题,视为正常,否则为不正常。二、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的测量v对个体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必须注意:v1、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尽相同;v2、对不同年龄段个体心理健康测量的方法和测量工具也不仅相同。(一)婴幼儿心理健康测量v婴儿是人生发展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人的心理否则的基本特点是各个方面都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其主要任务为动作、语言、认知
5、和情绪的否则,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测量应反映这一特点。v常用的婴儿心理测量的类别与量表:v1、新生儿生活适应能力测量:阿普加新生儿健康检测表。v2、婴幼儿气质测量:托马斯新生儿健康检测表。v3、13岁婴幼儿动作能力测量。v4、45岁婴幼儿心理健康问卷。(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v年龄在412岁之间的小学生,其健康发展表现具有的特点:v1、学习适应能力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v2、智力的发展是构成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v3、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影响他们获得良好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因素;v4、小学生具有情绪不稳定的特点;v5、小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还处于比较微弱的状态。v中国常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心理健康 社会 适应能力 测量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