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外渗.ppt
《药物外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外渗.ppt(2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前言n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炎症,若经过及时处理可完全恢复,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处理,就会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而且延误了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同时输入其它一些刺激性药物也会引起同样的后果。外渗后容易造成问题的药物n血管收缩药: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多巴酚丁胺。n钙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n高渗溶液、强酸、强碱药物:50%葡萄糖、甘露醇、碳酸氢钠、氯化钾、浓氯化钠。n红霉素、安定、苯妥英钠。n各种化疗药物 外渗后容易造成问题的药物n根据化疗药物外渗
2、后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将化疗药物分为三类,发疱性药物: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阿霉素、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长春碱等;刺激性药物:可引起轻度疼痛、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VP16等;非发疱性药物:如5Fu、顺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等。药物外渗的原因n1、药物的因素: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2、血管的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n3、操作因素:由于穿刺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多次穿刺、针头固定不牢,使药液漏出至血管外或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药物外渗的原因n4、其它因素:如淋
3、巴水肿、输液量大,病人不合作、血小板数量少,静脉注射部位弯曲。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n表现为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血管变硬、色素沉着。药物外渗的分期n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n期:静脉炎性反应期n期:组织坏死期WHO化疗毒性静脉炎分级n0级 无不良反应n一级 沿静脉途径疼痛2天,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n二级 穿刺点疼痛35天,局部发红或肿胀,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无硬结。n三级 疼痛5天,局部发红或肿胀或水泡,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有硬结。n四级 疼痛不能耐受,停药。药物外渗的治疗n立即停止输液n回抽输入的
4、液体:从注射部位尽量抽吸以清除残留枕头和输液管内的药物。n使用解毒剂(静脉或局部):请遵医嘱,如无解毒剂,可用生理盐水做皮下注射,以稀释药物,药物外渗的治疗n正确拔针 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及其稍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为510 min,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药物外渗的治疗n局部封闭:用4.5或5.5的肌肉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进针深度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外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