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ppt
《颅内感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感染.ppt(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n1、手术时机:急症手术。急症手术间相对无菌条件差。n2、手术部位:后颅凹手术。由于后颅凹解剖结构复杂、暴露困难、手术时间长、脂肪肥厚、以及容易发生脑脊液漏等造成术后感染率升高。国外资料报道幕下开颅术颅内感染发生率是幕上开颅的6倍。n3、脑脊液漏是感染的高危因素。根据Mollman和Haines对9202例神经外科手术的回顾性调查,术后的脑脊液漏是增加感染的危险因素。n4、脑室外引流。脑室外引流感染率为10%17%,多发生在术后2周。建议如果引流管10d不能拔管时,应考虑改行内引流或间断腰穿。感染原因主要来自细菌的逆行感染,如对引流管的护
2、理不当,更换引流瓶时无菌操作不严格。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5、创面引流管。硬膜外、硬膜下或瘤残腔置引流管一般术后24h拔管。部分病例拔管后,出现引流口漏,增加了细菌的感染机会。6、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繁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带菌率升高,有可能使非致病菌群发生变化而引起感染。7、开放性颅脑损伤污染的细菌可能经过伤口逆行感染,使感染率明显升高。8、长时间的显微镜下手术,感染几率增加,可能与术者或助手未注意造成创面污染有关。颅内感染诊断标准 n1、CSF细菌培养:阳性;n2、影像学或再次外科手术证实有脓肿;n3、术后发热,出现颅内高压(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3、等)及脑膜刺激征;n4、CSF检查:WBC 10106/L,多核WBC 50%,糖定量 450 mg/L;血化验:W BC 10109/L;n5、有脑脊液漏等明确的感染原因。只需具备第1或2条即可确诊,也可根据其余三条综合进行诊断。注:摘自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预防措施n1、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清洁择期的神经外科手术,皮肤切开前0.5h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4h,术中重复给药1次,术后继续用药23d,可降低术后感染率。预防性用药首选杀菌、高效的第三代头孢菌素。n2、手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人为增加感染因素,要严格掌握手术后的引流指征,减少异物刺激的机会,正确
4、放置引流袋,防止引流液倒流入颅内,保证引流管接口牢固,勤消毒。头部引流切口严格缝合固定,避免长时间引流。n3、患者床头保持通风良好。n4、引流管宜用硅胶管高压消毒。预防措施n5、注意引流通畅,防止切口脑脊液漏,拔除引流管后切口需缝合。引流管在头皮下浅行距离长一些,有利于防止术后感染。n6、调控血糖,使用白蛋白及脂肪乳增强抵抗力。n7、显微镜应使用消毒的镜头盖,避免吸引器等碰撞镜头造成污染。n8、术中创面使用双氧水冲洗可明显降低感染率。治疗方法n支持对症治疗:继续原发病的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和提高患者免疫力,如输注免疫球蛋白或血浆。n抗感染:在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选用二至三种抗生素联用,一般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