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规定[最新].ppt
《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规定[最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规定[最新].ppt(7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全国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全国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培训系列培训系列结构结构目录(一)一、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 1、前言 2、材料 3、高层钢结构体系和最大适用高度 3.1 结构体系 3.2 适用的最大高度 3.3 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4、层间位移角限值 5、结构布置的一般规定 目录(二)6、主要计算规定 6.1 一般规定 6.2 结构阻尼比 6.3 节点域剪切形的影响 6.4 双重体系中钢框架的剪力分担率 6.5 强柱弱梁验算 6.6 框架节点域的验算7、支撑设计 7.1中心支撑 7.2偏心支撑 7.2.1 概述 7.2.2 偏心支撑框架的消能梁段 7.2.3 偏心支撑框架构件内力设计值
2、7.2.4 消能梁段的承载力计算 7.2.5能梁段的构造要求目录(三)8主要构造规定 8.1 构件长细比和板件宽厚比 8.2 节点设计 8.2.1 美、日大震后框架梁柱连接节点设计的改进 (1)震害情况 (2)对节点破坏原因的分析 (3)两国的构造差异 (4)美、日的改进措施 (5)我国采取的对策8.2.2 梁-柱连接的弹性阶段抗震设计8.2.3 拼接计算8.2.4 中心支撑的节点设计 目录(四)二、多层钢结构厂房一般规定 计算要点 构造措施 三、单层钢结构厂房一般规定 计算要点 构造措施 1、前言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不含抗震内容。因此,地震区的房屋钢结构设计,除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外
3、,还应符合抗震规范的有关规定。今后,凡是高钢规程中与抗震规范不一致之处,应按抗震规范的规定执行,且不应比其低。但抗震规范中未列入而高钢规程中已列入的,在该规程修订前仍可执行。一、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1 本介绍对于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中已有规定而这次变更不大的内容只作一般介绍,着重说明这次修订中的新内容。多层工业建筑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另有规定,列入本章附录,这里不拟作介绍。2、材料对抗震钢结构钢材的基本要求是:强屈比大于1.2;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伸长率大于20%(标距50mm);有良好可焊性。高钢规程规定50mm以上的钢板要满足上述标准的要求,本规范考虑我国钢材的实际情况,将50mm
4、以上改为40mm以上。一、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23.高层钢结构体系和最大适用高度3.1 结构体系3.2 适用的最大高度(米)结构体系结构体系6 6、7 7度度8 8度度9 9度度框架框架1109050框架框架-支撑支撑(剪力墙板)(剪力墙板)220200140筒体(框筒、筒体(框筒、筒中筒、桁架筒中筒、桁架筒、束筒)筒、束筒)和和巨型框架巨型框架 300200180注:适用高度指规则结构的高度,为室外地坪至檐口的高度 一、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33.3 适用的最大高宽比一般规定 考虑我国实际情况,8.1.2条暂按抗震设防烈度大致划分,不同结构体系采用统一值,即高宽比限值6、7度取6.5,8度取6
5、.0,9度取5.5。4层间位移角限值第5章5.5节将多、高层钢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改为层高的1300。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限值,在美国ATC3-06中规定为层高1/67,高钢规程取层高的170,考虑到我国规定的小震与罕遇地震在7度时相差约6倍,位移角限值也须与此相应,该章将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调整为150。一、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45.结构布置的一般规定与高钢规程相比,主要有以下变更:关于楼板,8.1.7条规定了超过12层的钢结构房屋,宜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和现浇或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并与钢梁有可靠连接;必要时可设置水平支撑。不超过12层的钢结构房屋,除上述形式外,尚可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
6、混凝土楼板、装配式楼板或其它轻型楼盖,但强调了应将楼板预埋件与钢梁焊接,或采取其它保证楼盖整体性的措施。2.地下室设置,8.1.9和8.1.10条规定了超过12层的钢结构房屋应设置地下室,对12层以下的则不作限定。另外,钢结构房屋设置地下室时,规定框架柱至少伸至地下一层;框架-支撑(抗震墙板)结构中,竖向连续布置的支撑或抗震墙板应延伸至基础。与高钢规程的规定相比,对于高层钢结构设置地下室时是否用钢骨混凝土结构层不作限定,允许对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3.关于基础埋深,8.1.10条规定了采用天然地基时不宜小于房屋高度的1/15,采用桩基时承台埋深不宜小于房屋总高度的1/20,后者与高钢规程的118
7、相比略有放松,是考虑了某些软地基的工程现实。一、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56主要计算规定6.1 一般规定 8.2.1条规定,构件截面和连接的抗震验算时,凡本章未规定者,应符合现行有关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由于钢结构的非抗震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而高层钢结构构件和连接抗震设计的很多方法都在高钢规程中有规定,本章不再重复,故设计时应与这两本标准同时使用。抗震设计时的地震作用效应,考虑到它的短时间作用,除以小于1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第5章表5.4.2对钢结构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作了调整,对不同类型钢结构采用统一数值,介于89抗震规范和高钢规程规定值之间。6.2 结构阻尼比 钢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阻尼比
8、,对超过12层的仍采用0.02,不超过12层的拟采用0.35。钢结构房屋阻尼比,实测表明小于混凝土结构。根据ISO规定,低层建筑阻尼比大于高层建筑,据此作了适当规定。在罕遇地震下的分析,仍采用0.05。一、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66.3 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对钢框架和框架-支撑结构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在大量算例的基础上编制成表,对1020层规则结构的层间位移可查表得出,简化了弹塑性位移计算。6.4 节点域剪切形的影响高层钢框架的特点,是节点域剪切变形对框架位移影响较大,可达1020%,通常不能忽略。8.2.3条1款规定工字形截面柱宜计入腹板剪切变形对框架位移的影响,但对箱型柱不作规定。这是因为,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钢结构 房屋 抗震 设计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