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锚喷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教学课件PPT.ppt
《隧道工程锚喷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教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锚喷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教学课件PPT.ppt(4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锚喷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锚喷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7.1 概述7.2 锚喷支护结构的受力与计算锚喷支护结构的受力与计算 7.3 锚喷支护施工原则锚喷支护施工原则 7.1 7.1 概述概述1 1、支护结构理论的发展、支护结构理论的发展 1920年以前的古典压力理论阶段:特点: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是其上覆岩层的重量 代表:海姆(A.Haim)、朗肯(W.J.M.Rankine)和金尼克等理论 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多的发现,古典压力理论不符合实际情况,于是出现了散体压力理论。19201960年代的松散体理论阶段:特点:当地下工程埋深较大时,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不是上覆岩层
2、的重量,而只是围岩坍落拱内的松散岩体的重量。代表:太沙基(K.Terzaghi)和普氏理论H 60年代后发展期来的现代支护理论阶段:特点: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组成了承载的支护体系,其中围岩是主要的承载结构,而支护结构是辅助性的,但也不可缺少。代表:新奥法理论是其典型代表。2 2、现代支护理论与设计要点、现代支护理论与设计要点 现代支护理论 一切方法、手段和措施都围绕围岩稳定为目的;支护与围岩视作统一的复合体,支护合围岩共同作用;在复合体中,围岩是承载主体,最大限度的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同时也要发挥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凭借现场试验和监测手段,划定围岩级别,获得力学参数,指导设计施工;对不同的地质条
3、件,力学特征的围岩,灵活采用不同支护方式,力学计算模型。如荷载-结构模型、经验类比模型等;基本要求 支护必须与周围岩体大面积的牢固接触,即保证支护-围岩作为一个统一的支护体系而共同工作;重视初期支护的作用,并使初期支护与二次支护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要允许围岩及支护结构产生有限的变形,以允许发挥围岩的承载作用而减少支护结构的受力。为此要求对支护结构的刚度、构造给予充分的注意;必须保证支护结构及时施作。如支护施作过晚,会使围岩暴露时间过长,产生过渡的位移而濒临破坏,所以应在坑道围岩达到极限平衡之前发挥其承载作用;支护结构要根据坑道围岩的实际动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围岩状态;
4、3 3、锚喷支护与传统支护的区别、锚喷支护与传统支护的区别 对围岩和围岩压力的认识上:传统支护理论:围岩压力由洞室塌落的围岩“松散压力”造成的;锚喷支护理论:围岩具有自承能力,围岩作用在支护上的压力不是松散压力,而是阻止围岩变形的形变压力。在围岩和支护间的相互关系上:传统支护理论:将围岩与支护分开考虑,视为“荷载-结构”体系锚喷支护理论:将围岩和支护视为统一体,二者组成“围岩-支护”体系共同参与工作。在支护功能和作用原理上:传统支护理论:支护只是为了承受荷载;锚喷支护理论:支护是为了及时稳定和加固围岩。在设计计算方法上:传统支护理论:主要是确定作用在支护上的荷载;锚喷支护理论:设计的作用荷载是
5、岩体的地应力,围岩和支护共同承载;在支护形式和工艺上传统支护理论:模注混凝土;锚喷支护理论:施工方法简单,灵活,不需模板,无需回填,在围岩松动之前能及时加固围岩。4 4、锚喷支护的特点、锚喷支护的特点(主要在机理和工艺上主要在机理和工艺上)及时性:喷射砼,如早强,能迅速给围岩提供支护抗力 粘贴性:喷射砼与围岩能全面密贴粘结,粘结力一般可达70kg/cm3;粘结有三种作用:连锁作用;复合作用;增强作用(填充凹隙穴)柔性:容易调节围岩变形,可控制围岩塑性变形适度发展,发挥自承能力;深入性:锚杆可深入围岩一定深度加固围岩,形成承载圈 灵活性:支护类型、参数、数量可灵活调整。封闭性:可阻止水对围岩的侵
6、蚀而引起风化等。7.2 7.2 锚喷支护结构的受力与计算锚喷支护结构的受力与计算 1、锚杆支护结构、锚杆支护结构 锚杆类型 全长粘结型 端头锚固型 全长粘结型全长粘结型端头锚固型端头锚固型 摩察型 预应力型 锚杆的力学作用 锚杆是利用围岩自身强度来支护围岩,属于内部支护,其对围岩的力学效应主要有以下作用:悬吊作用:将不稳定岩层悬吊在坚固岩层上,阻止围岩移动滑落。减跨作用:在隧道顶板岩层中大入锚杆,相当于在顶板上增加了支点,使隧道跨度减小,从而使顶板岩体应力减小。组合梁作用:在岩层中大入锚杆,将若干薄弱岩层锚固在一起,类似将叠合的板梁变成组合梁,提高岩层的承载力。减跨作用减跨作用组合梁作用组合梁
7、作用 挤压加固作用(整体加固作用):预应力锚杆群锚入围岩后,其两端附近岩体形成圆锥形压缩区,按照一定间距排列的锚杆在预应力作用下构成一个均匀的压缩带,即承载环。压缩带中的岩体处于三向应力状态,显著提高围岩强度。整体加固作用整体加固作用 锚杆的设计与计算 锚杆承载力计算GG1锚杆11-1N裂隙面锚杆锚杆裂隙面 当块体危石坠落时,除使锚杆受拉外,还对锚杆产生剪切作用,如图所示,根据静力平衡及正弦定理有:sinsin1GQ sin)sin(1GN式中:N是锚杆所受拉力;Q是锚杆所受剪力;G是危石重量或一根锚杆承担的岩石重量;是锚杆与地质结构面的夹角;是锚杆与垂直线夹角。1 砂浆锚杆所需锚固长度 锚杆
8、直径d:以抗拉为例,锚杆直径可用下式计算:gRkNd2 式中:K是安全系数,可取2;Rg是锚杆抗拉强度;N是锚杆所受拉力;d是锚杆直径。锚固深度L1:根据锚杆抗拉强度与砂浆粘结力相等的等强度原则,可确定锚杆的锚固深度L1:kDRdLg421 其中:d是锚杆直径,螺纹钢筋;D是钻孔直径;k安全系数,3-5;是砂浆与岩孔之间的抗剪强度。实践中要求 大于30厘米;锚杆长总度L:式中:L1是锚固深度;L2为不稳定岩层厚度;L3是外露长度(约小于喷射混凝土厚度);锚杆间距的确定:若等间距布置,每根锚杆所负担的岩体重量即为所受荷载。22161L321LLLLgiRdbLkP422222LkRdbg其中,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工程 锚喷支护 结构 设计 施工 教学 课件 PPT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