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工程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煤矿防治水工程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防治水工程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 目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3一、矿井概述3二、 水文地质概况4三、 矿井充水因素4四、 水害防治4第二章矿井防治水措施5一、 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5二、防治水煤(岩)柱的留设5三、地表水防治9四、小窑、老窑水防治9五、井下透水事故的处理10第三章探水组织机构及岗位责任制11第四章应急救援预案12 2015年陈兴远煤矿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审批表单位审批意见审批人日期审批生产科安全科地测科通风科调度室机运科采掘副总通风副总工机电副总工安全副矿长批准总工程师 乌鲁木齐米东区陈兴远煤矿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章 矿井概况 一、矿井概述 1、矿井简述矿井建于19
2、58年,1978年改造规模为年产9万t/a,“十五”期间,该矿井被列为新疆煤炭工业“十五”结构调整规划保留矿井。现矿井已完成60万t/a规模技术改造,2010年自治区煤炭工作管理局年核定生产能力60万t/a。该矿井目前运输水平为+432m水平,回风水平为+560m水平。开采上限为+777m,开采下限为+432m。矿井共划分两个采区,45号煤层为一个采区,42-43号煤层为一个采区。在42-43号煤与45号煤层中间布置一条轨道上山,两采区共用一条轨道上山。分别在42-43号煤层顶板岩层及45号煤层底板岩层布置回风上山。分别在42-43号煤层和45号煤层中布置采区煤仓,用于采区煤炭运输。开拓方式为
3、立井开拓,采用立井上山中央两翼分段开采布局,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一采一备两掘。2、交通位置新疆某某煤矿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西北距米泉市13km,西距乌鲁木齐市34km,行政区划属乌鲁木齐市管辖。井田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74436.5,北纬435410.5。井田内有沥青公路与乌奇公路相通,井田以西2km有通往乌鲁木齐火车西站至铁厂沟露天矿和石化总厂的铁路专线,交通十分便利。3、 井田地层及构造 井田内主要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一部分,中统西山窑组一部分及第四系,现由老至新简述如下:3.1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出露于井田南部,岩性以灰绿、灰黄色泥质、钙质中砂岩、粗砂岩为主,夹灰
4、色泥岩、粉砂岩,井田内控制约300米,与下伏八道湾组地层整合接触。3.2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主要出露于井田北部,为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一般由灰色、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组成,含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层,含246号煤层。本井田内只出露4243煤、45号煤一般厚约400米,含化石:Eqnisetites ferganensis C.tatangensis Pseudocardinia Ovalis等。3.3第四系(Q)全区分布,主要为冰水沉积和洪积砾石、砂、黄土,成分复杂,有火成岩、变质岩及砂岩,分选差,粒径510厘米。厚约15米左右。 井田位于八道湾向斜南翼,区内表现为单斜构造,地层5558,倾向
5、南,倾角8689,地层倒转,未发现断层,构造简单。二、 水文地质概况区域位于博格多山北坡褶皱带,准噶尔坳陷区南部之次一组坳陷乌鲁木齐山前的七道湾和八道湾向斜中。博格多山主峰海拔在4500米以上,而3600米以上即为常年积雪的冰川,每年冰雪融水和降水最终汇注于垂直山体的主干沟谷,构成区域内地下水主要补给源。井田内芦草沟河自南向北流经井田,为井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三、 矿井充水因素 由于冲积层间、煤系地层(特别是煤矿床)含水层间,无稳定的隔水层赋存,地下水以垂向补给为主。 井田内地表水体较丰富,芦草沟河为常年性流水河,第四系中的砂砾石含水层直接置于主采煤层之上,而煤层节理裂隙发育,基岩含水层由于
6、人工采动而裂隙相对发育,煤系各含水层均在露头处接受这一含水层的补给。在煤系外围,第四系砾卵石也广泛与基岩直接接触,两含水层常成为互相补偿的统一体。另外,现生产矿井及邻区矿井采空区严重积水,且采空区位于地表水及第四系含水层之下,使老空水与地表水、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水力联系紧密,构成了煤矿床开采时的重要补给源,同时,对今后煤矿床的开采也构成了重大隐患。井田内地下水流向一般由南向北,煤系各含水层在北部及东北部接受大气降水(局部)和第四系含水层补给后,除垂向渗透外,即在层间迂回流动,在西南露头处再返回冲积层之中,所以在广阔的第四系分布范围内,处于向斜构造的煤系地层,可看作是第四系冲积层水的一个迂回通道
7、。由于矿井的开拓,人为局部改变了地下水的循环特征,矿井即形成了一个个局部排泄区。四、 水害防治(一) 技术措施 根据井田地质水文资料和开采煤层的赋存状况,必须打超前钻孔探水,做到“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并采取其它防治水措施。 (1)巷道过断层或在其附近开采时,要采取探放水措施,探清其范围并留有足够的安全煤柱,采取“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1)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2)发现疑似积水区域,严格按规定对积水区域进行探放。 3)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防水煤柱,在断层两侧留防水煤柱; 4)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必须探水前进; 5)每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治水 工程设计 施工 安全技术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