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理论如何运用于某高层建筑安全施工.doc
《沉降观测理论如何运用于某高层建筑安全施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理论如何运用于某高层建筑安全施工.doc(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沉降观测理论如何运用于某高层建筑安全施工 1沉降观测技术理论工程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产生此变形的原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而言,建筑物变形主要由自然条件及变化和建筑物本身的原因所导致。自然条件包括建筑地基的地质问题、水文地质问题、土壤的物理性质以及风力等因素;而建筑物本身原因则包括建筑物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与型式,以及在施工当中的一些其他因素。自然条件和建筑物本身因素这两个原因是可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耦合,从而对建筑物的变形起着重要的影响。如建筑物工程的施工,可以改变地面及土壤原有的一些特性,同时对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外力,必然引起地基与周围地层的一些特性变化;而这些
2、土壤与地基的变化反过来也可以对建筑物本身的负荷及其他特性产生重要的影响1-2。高层建筑由于自身重量大,对地基的压力也很大,因此,其沉陷量也随之加大。同时由于在建筑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大型施工设备,也可以影响到建筑物的变形。如果这种变形程度超过一定范围,将危及到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因此在建筑施工和运营期间,必须对它进行严格的监视观测,利用所获得的数据,及时进行反馈和改正,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而沉降观测技术就是为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常用观测指标之一1-3。2沉降观测技术在“世通名城”一期7号楼施工中的具体应用2·1“世通名城”7号楼观测流程在
3、进行沉降观测时,需先制定好对该建筑物实施沉降观测的流程图,方便观测人员按照流程图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和数据分析,其流程如图1所示。2·2建筑物观测点设置按施工方或委托方的要求,选取了要进行观测的位于西宁市城西区的“世通名城”一期7号楼作为青海大学学报第28卷沉降观测对象。同时获取该建筑物周围地质、地基、水文和风力等相应的信息。根据对该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在施工开始之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安排做好沉降观测策划工作和制定沉降观测方案,并布置如图2所示的沉降观测点,适时埋设沉降观测基准点,绘出沉降观测点的平面布置图。沉降观测点的选择必须设置在最能反映“
4、世通名城”7号楼沉降特征且方便观测的位置或点上;同时要求观测点在纵横向要对称,相邻观测点之间的间距以20 m左右较为合理,应均匀地分布在该7号楼建筑结构周围(图2所示)。另外在装饰施工阶段也要注意保护好这些观测点,以便在该建筑物封顶后的后期阶段继续对该建筑物实施沉降观测。其中表1和表2中所列用于沉降观测的监测点名均以该图(图2)中所标示的位置点来确定。在此基础之上,用直径不小于12 mm的圆钢埋入到相应的观测点处(7-1至7-9),埋入深度要深于12 cm。同时选择至少3个左右的基准点(图1中基准点3号),用于保证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2·3沉降观测及数据获取在沉降观
5、测期间,必须设定相应的观测周期和时间,严格按照沉降观测平面布置图所设立的监测点名,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观测,获取最新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数据所反映的结果进行反馈4。“世通名城”7号楼首次观测期为7d左右,中期为15d左右,该建筑物主体封顶后被确定为每3个月观测一次,一年后每6个月观测一次,直到该建筑物进入沉降稳定期。沉降观测数据必须详细进行记录,尤其是原始数据;同时要标记好观测时间、观测周期、楼层、观测点名、获得本期沉降量及沉降速度等数据。表1和表2分别是“世通名城”7号楼第10期和第11期沉降观测所获得的数据。表中详细记录了该栋楼200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降 观测 理论 如何 运用于 高层建筑 安全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