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罐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docx
《游走罐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走罐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游走罐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游走罐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施术后处理、注意事项和禁忌症。本文件适用于中医护理技术游走罐技术操作。本文件适用于XX省内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及社区医院,指导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游走罐技术操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7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3. 1游走罐游走罐:又称
2、“推罐”,先在罐口或吸拔部位上涂一层润滑剂,将罐吸拔于皮肤上,再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罐体,前后推拉,或做环形旋转运动,如此反复数次,至皮肤潮红、深红或起病点为止。适用于急性热病或深部组织气血瘀滞之疼痛、外感风寒、神经痛、风湿痹痛及较大范围疼痛等。4操作步骤与要求4.1 评估4. 1.1病室环境及温度。4. 1.2主要症状、既往史、凝血机制、是否妊娠或月经期。4. 1.3施术部位的皮肤情况。4. 1.4患者体质及疼痛的耐受程度。4.1.5心理状况。4. 2告知4. 2.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4.2.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4. 3施术前准备
3、5. 3.1护士准备着装规范,修剪指甲。6. 3.2物品准备7. 3.2.1治疗车上层(至少应包括)治疗盘、火罐(玻璃罐)、95%乙醇棉球、润滑剂、无菌镣子缸、无菌镜子、止血钳、清洁纱布、打火机、毛巾、弯盘、灭火缸、手消毒液、记录单。4.3.2.2治疗车下层(至少应包括)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回收桶。4.3.3环境准备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卫生,温湿度适宜,必要时屏风遮挡。4.3.4患者准备患者排空二便。4.4施术方法4.4.1核对医嘱,做好解释。4.4.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手持纱布,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罐体有无缺扳裂痕。4.4.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4.4.4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4、4.4.5充分暴露施术部位,选经取穴,清洁施术部位皮肤,用毛巾遮挡周围的衣物,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4.4.6于施术部位涂上润滑剂(常用凡士林、医用甘油、液体石蜡或润肤霜等),也可用温水或药液,同时还可将罐口涂上油脂。4.4.7拔罐。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乙醉棉球点燃,深入火罐内中、下端转动12周后迅速抽出,使罐内形成负压后迅速将罐口吸附在拔罐部位皮肤,确定火罐吸牢后,将点燃的棉球放在灭火缸中熄灭。询问患者感受,记录时间。4.4.8走罐。用罐吸拔后,一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在罐口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循着上、下、左、右方向推移,或以顺、逆时针走向推动,至游走罐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走 中医 护理 技术 操作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