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的具体表现之模型意识.docx
《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的具体表现之模型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的具体表现之模型意识.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的具体表现之模型意识Ol模型意识的内涵模型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知道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是数学应用的基本途径;能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解释。模型意识有助于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增强对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形成模型观念的经验基础。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从中获得具有一般意义的模式,将这些模式应用到其他学科或日常生活就得到了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因此,数学建模是数学应用的基本方式,模型思想是数学的一种基本思想。一个完整的数学建模过程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2、题、建立模型,确定参数、计算求解,验证结果、改进模型,最终解实际问题。这一过程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数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数学观察、数学思考与数学表达。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提炼数学素养的依据就是数学建模过程。关于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建模,国际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把数学建模看作一种特殊的数学应用活动,侧重于构建新的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把数学建模看作一种学习与理解数学的教学活动,侧重于用模型思想去理解数学的各种抽象模式,包括概念、关系与结构。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渗透数学模型的思想,到高中阶段可以完整地进行有实际意义的数学建模活动。小学课程中的数概念、关系、运算、图形、数据等都
3、直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模型数学化的结果,而当这些数学对象被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时,又需要借助具体的模型表达实际意义。通过建立这种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双向联系,学生可以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小学阶段要多关注一些已知的、简单的数学模型的应用,以及数学化的过程。02模型意识的具体表现1 .感悟模型是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方式。例如,数字“2”可以看作对“两个人”“两头牛”“两支笔”“两个国家”的共同数量特征的抽象结果,数字“2”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用它可以表示任何数量特征为“2”的事物(集合)。2 .知道数学中的许多概念、运算、关系都是实际经验数学化的结果,可以用具体的模型来解释各种概念、运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心 素养 小学 阶段 具体表现 模型 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