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0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运用要点归并法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品读课文第一部分,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毛泽东失去爱子之后万分悲痛的心情。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第一部分,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杰、动作的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毛泽东失去爱子之后万分悲痛的心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理解“忠骨”1 .同学们,你知道什么叫“忠骨”?志愿军烈士的遗骨2 .同学们,处处是什么意思呢?(到处)忠骨+处处二多3 .补充背景资料:当时回国的大概180-190万,总
2、共有20万人,2013-2023年,10年间接回烈士的忠骨,接回了938名烈士的忠骨。二、检索“三样”(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内心1 .语言(集中):第一板块的第四自然段第二板块的第三自然段2 .神态(散步各位,零碎):第一板块的第四自然段第二板块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3 .动作:第一板块的第四自然段(抽烟)第二板块的第三自然段(抽象的)首选语言切入进去,内容少,不零散。三、体会“一声声的呼唤”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板块的第四自然段,从人之常情来看,一个父亲在呼唤自己儿子的名字,内心带有怎么的情感?(思念、悲痛、深切的爱、自责、愧疚、震惊、惊讶)2 .联系原文,理解内心的情感他是长子,没有好
3、好爱幼年时有一段特殊的经历,与父亲失散,妻子被杀。回来后,送他去苏联学习共产主义回来后被送到了农村锻炼1922年10月到1950年11月,活了28岁,1946年回国,直接去了农村锻炼,1950年参加战争,当年11月参战后等于当年牺牲。有多少天在父亲的身边啊?所以,父亲才有那样复杂的内心。3 .加入语言和动作,升华内心情感“一声声呼唤,一根根吸烟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从人之常情时,在听到噩耗时去吸烟,体现人物怎么样的情感?(悲痛、缓解痛苦、无所适从、排解)出示相关视频。(火柴就在眼前却找不到的相关视频)请学生批注,写下此时的内心。4 .梳理体会的方法联系原文(联系上下文)反思人之常情通过查证和借助
4、去体会第二课时一、分析第二处的语言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处的第四自然段,共有几句话?(4句话)第一个是问句:不都是父母所生?第二句是表达:不搞特殊化。第三句是问句:千千万万志愿军不都留在了朝鲜?第四句是表达:我的岸英也留在朝鲜吧。两问两表达,知道内容,关注形式,探究方法。2 .为什么作者要用问句呢?知道答案为何发问?将问句改成陈述句。(课件出示)情感有,但是浓烈程度如何呢?(有,但是不多,减弱了,降低T)毛主席在问谁呢?(问自己)问就是和自己的对话;不断地在内心确认自己的决定,尝试不断说服自己;我和大家都是一致的,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比对)。3 .方法总结:通过语言直接表达。二
5、、分析人物神态和动作,体会人物内心1.课件出示神态的句子。不说话、眉头紧锁、站起来仰着头望着天花板、踌躇、黯然零散的简单教,集中的具体教4 .小结方法:联系生活;联系原文不说话一一郁闷、忧伤眉头紧锁一一伤心、矛盾站起来悲痛、痛苦仰头望着天花板一一问苍天,无奈,感叹5 .抓住关键词:踌躇和黯然课件出示:踌躇在字典中的解释(犹豫不决)什么是下意识的踌躇?作为父亲的本能,必须踌躇,但是一直在克制,却又下意思的在踌躇,就是作为父亲的本能铁汉一面的柔情。黯然:情绪低落,沮丧,毛主席心在滴血,失魂落魄,灵魂被剥离,只剩躯壳黯然神伤,三魂七魄崩塌。6 .齐读,体会情感。三、学习第五和第六自然段1 .昨夜,他哭了进行随文百字毛主席想起了O毛主席很后悔O但是,毛主席也很骄傲O毛主席很理解O毛主席对自己说些O2 .结合人物故事,说说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吧!课件出示: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史料后汉书出现类似的句子,形容战士的悲壮。课件出示毛主席的诗句。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四、作业设计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细节描写,刻画一个人物的内心,不少于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