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
《14圆明园的毁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圆明园的毁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4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4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重点品读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描写,说出作者详写昔日辉煌的作用,领悟文章谋篇布局的原因,并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2 .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3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和对帝国主义的憎恨之情。【教学重难点】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品读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描写,说出作者详写昔日辉煌的作用,领悟文章谋篇布局的原因,并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借助资料,揭示课题1.谈话导
2、入,引出圆明园中国有座园林,举世闻名。外国作家雨果曾这样写过: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仙境一样的建筑。你尽管去想象这座建筑是精雕细刻出来的,全是用洋漆漆过的,上了法琅的,镀金的,用最珍贵的宝物装饰起来的。四周全是花园,到处有喷水的水池、天鹅、孔雀。艺术家、诗人、哲学家,个个都知道这座皇宫。这座园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2.补全课题,识记“毁”字但是这座恍若月宫,象征着圆满完美的圆明园,却毁在了英法联军手中。(补全课题)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圆明园的辉煌。那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3、吧!二、结合资料,品读昔日的辉煌,激发自豪感任务一:浏览课文,感受辉煌1,出示自读要求:快速浏览课文24自然段,想一想文章围绕着圆明园的“辉煌”都写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完成板书。结构布局辉煌:建筑艺术历史文物任务二:品读感悟,体会辉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能够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用“一一”划出相关语句,在旁边进行批注。1 .学生默读,批注2 .全班交流你从哪里能够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片段)出示片段: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
4、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1)你从中读出了什么?短短儿句话,就介绍清楚了圆明园的位置和组成,让读者从宏观上了解了圆明园Q(2)出示圆明园的俯视图,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其实圆明园是一个总称,它是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即圆明三园。这圆明三园是“月”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像星星一样围绕着圆明园。这些小园就是“星”“众星拱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圆明园被小园围绕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圆明园布局的宏伟。(3)再读本段,教师指导朗读,读出众星拱月的气势。出示片段: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
5、风光的山乡村野。(1)你从中读出了什么?(2) “有也有;有也有”写出了圆明园中的主要景物。富丽与朴素、热闹与宁静在这里完美地结合,写出了作者的欣赏与赞美之情。出示片段: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1)从这段描写中,你又读出了什么?(2)结合图片资料,并出示每个建筑诗情画意的名字:金碧辉煌的殿堂(正大光明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方壶胜境)、热闹街市的“买卖街”(同乐园买卖街)、山乡村野(杏花春雨)、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圆明园的毁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14 圆明园 毁灭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_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