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植物是“活”的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 植物是“活”的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5植物是活的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一植物是“活”的吗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植物单元中的第2课,主要是让学生感知“植物是活的二本课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首先提出“植物是活的吗”这一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心理,想进一步了解植物到底是怎样一种物体。接着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感知植物是“活”的这一事实(动)。因为植物都是“活的,那么植物和其他“活”的物体一样,也是由几部分构成的。最后要学生说一说一棵植物由哪几部分组成。这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回答问题等形式来完成。第二部分,观察比较一组会“活”的物体和一组不会“活”的物体。通过观察比较,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植物是活的这一认识。在观察比较中,要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还安排了连线活动,使学生将一组物体与一组动物的名称相连。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了解植物是有生命的这一事实。2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植物的各组成部分。3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保持对周围生活中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4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观察自然的能力。5 .通过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6 .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7 .教育学生爱护植物,树立初步
3、的环保意识。8 .能够区别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是“活”的,有生命。植物体的各部分都是有生命的。难点:用准确的、有顺序的语言描述植物体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四、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各种植物(如带根的葱)。学生准备:各种植物(最好是有根、茎、叶的)。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一株带根的葱,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一棵葱J教师继续问:“这是一棵死葱还是活葱?”学生答:“是活的。”教师接着问:“你怎么知道它是活的?”(可以从颜色、光泽等方面去考虑)【这一导入设计,在于激起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释周围的事物,
4、并且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二)观察活动:了解植物是有生命的。教师提示:我们平时吃的蔬菜、水果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可以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这些植物和动物一样都是有生命的物体,是“活”的物体。那么植物到底是怎样一种物体呢?我们一起来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用手折一折它们。(教师可出示几种植物供学生观察。)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活动,每组同学观察一种植物。(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亲自探索他们所熟悉的自然事物(如萝卜、白菜),使他们获得具体的直接的经验;让学生亲自参与植物生长的过程;让学生带着疑问去亲身体验、亲自探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看
5、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折一折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说说自己看到的植物是什么样的。(学生可能会说一些细节上的东西,如颜色、大小等,教师可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这一过程在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植物是有生命的特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通过观察活动,我们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它们和动物一样也是有生命的物体。(板书课题)我们知道动物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的。那么植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提出一个假设或判断,让学生通过后面的学习来验证这个假设或判断
6、是否正确。】(三)观察活动:认识植物体的各组成部分。教师出示各种叶菜(如菠菜、油菜等),问学生:“这些植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几部分组成的。【由于这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所以设计了两次观察活动,这样可以把难度降低一些。第(2)个活动安排在第(1)个活动之后进行,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提问:“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这几部分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部分进行研究,讨论其功能。【通过讨论活动,使学生对植物体的各部分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7、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负责支撑植物身体并输送水分和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花是植物繁殖的部分,果实则是植物种子传播的载体。【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植物各部分的功能,为后续学习植物生长过程打下基础。:(四)实践活动:区分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教师出示一些植物和无生命物体,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区分它们。讨论结束后,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区分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五)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植物的认识有哪些提高。同时,教师强调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通过总结与反思,使学生对植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六)课后作业:1.观察家中或学校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2.调查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种类和特点。【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植物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观察活动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作业是否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