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风险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环境风险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七章环境风险分析7.1 评价目的由于医院必须与众多病患及家属高频接触,日常医疗过程中会接触到带有致病性微生物的病人,如:流感病人、肝炎病人、肺结核病人、痢疾病人等,存在着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产生环境风险的潜在可能。此外,医院使用的少量化学品(主要是消毒剂及检验、实验室用的化学试剂、柴油燃料)使用不当造成的泄漏会引起环境风险事故。此次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对医院营运期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及事故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害提出合理的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7.2 环境风险产生途径医院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带有致病性微生物病人存
2、在着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产生环境风险的潜在可能:由于医院卫生防范措施的不完善,导致医患、病患之间以及患者与家属之间的相互感染,引起突然性传染病的传播;(2)医院污水处理设施事故状态下的排污:即医疗废水在医院内部的处理不规范,导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医疗废水仍带有致病菌,引起更大范围的污染;(3)医疗废物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即医疗废物的收集、预处理、运输及终处理过程,接触人员的病毒感染事件,以及此过程对环境产生的危害:(4)医院环境污染未能及时彻底的消毒,引起人员感染和环境危害。(5)医院使用的化学品(主要是消毒剂及检验、实验室用的化学试剂、柴油燃料、污水处理站所使用的原料,如
3、盐酸等)的泄漏引起的环境风险事故。7.3 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分析7.3.1 危险物质的特性及传播、污染特性致病性微生物的特性及传播方式见表7-1,医院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大部分是消毒剂,对人的皮肤、眼睛、呼吸道等会引起刺激、腐蚀,锅炉使用的柴油燃料发生泄漏、爆炸等环境危害。医院门所涉及的主要危唆化学品的特性见表7-2。表7-1致病性微生物的特性及传播方式序号传染病名称致病微生物种类传染病类别传播途径传染源自然条件存活期消毒手段1 伤寒和副伤寒伤寒沙门氏菌乙类病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排出,污染水和食物病人和带菌者水中可存活2-3周,粪便中可存活2-3个月,冰冻环境可维持数月,60C15分钟或煮沸即可杀死
4、消毒剂、高温高压灭菌2 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乙类粪一口途径病人和带菌者该菌生存能力强,在阴暗潮湿及冰冻条件下生存数周,对酸较敏感,阳光直射30分钟有杀灭效果,加热60C,10分钟即可杀灭消毒剂、75%乙醇、1%漂白粉等,可将其杀灭3 军团杆菌嗜肺军团菌乙类呼吸道传播设备和管道的污染水形成的气溶胶嗜最常见的传染源河水中可存活3个月,自来水中存活1年消毒剂、异丙醇、75%乙醇可杀灭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双球菌乙类在空气中经呼吸道传播带菌者和病人本菌体外生存力很弱,对干燥、寒冷、热和常用消毒剂均敏感,低于30或高于50C均可杀死消毒剂、高温高压灭菌5 白喉白喉杆菌乙类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病人和白喉
5、带菌者在阴暗居室内和污染物的玩具上可生存3个月,常温下易死亡,60作用20分钟可使外毒素破坏高温高压灭菌6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丙类主要通过大飞沫、小的气溶胶传播,也可通过与污染餐具或玩具的接触传播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在56C条件下可存活数分钟甲醛、紫外线、丫射线消毒7 肺结核结核杆菌丙类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经空气传播病人阴湿处可生存5个月以上,对紫外线敏感,日光直接照射27小时可杀死,阳光下曝晒2小时,70%乙醇接触2分钟或煮沸1分钟均可杀死消毒剂、高温高压灭菌8 艾滋病人免疫缺陷病毒,及HIV-I和HIV-2乙类血液、体液、性接触、注射途径、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病人和无病症的隐性感染者室温液体环境中
6、可存活17天以上,病毒不耐酸但耐碱2%次氯酸钠,5%苯酚,0.1%家用漂白粉等均可灭活病毒9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毒乙类粪便污染,饮食经口摄入为本病主要传播途径病人、隐性感染者及病毒携带者在污水及粪便中可存活4-6个月,低温长期存活,煮沸立即死亡加热56C半小时灭活,紫外线照射在0.51小时内将其杀死10 麻疹麻疹病毒乙类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密切接触者亦可经污染的双手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4保存2周对紫外线敏感,30分钟可灭活,对热不稳定H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丙类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物品、玩具而受传染病人包括临床不典型的及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4C可存活数天甲醛、环氧乙
7、烷、紫外线均能灭活病毒12风疹风疹病毒丙类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也可经接触传染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甲醛、环氧乙烷、紫外线均能灭活病毒表72主要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序号物料名称物理参数危害特性形态密度(g/cm3-20cC)熔点(eC)沸点(eC)最高容许浓度(mgcm3)1甲醛无色液体1.1-1597能聚合,与强氧化剂反应,可由呼吸道和消化道洗手腐蚀眼睛和呼吸道粘膜,对肝、肾有损伤,吸入后会造成肺水肿2丙酮无色透明液体0.8-9556400与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仿反应强烈,能与多种塑料起作用,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影响神经系统3硫酸无色吸水性粘稠液体1.8-3228
8、02为强氧化剂,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反应剧烈,遇金属能产生可燃性氢气,溶解水中时可产生大量热,能使有机物碳化而损坏,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粘膜,吸入与烟气会发生肺水肿4盐酸无色发烟气体1.211015与空气接触生成有腐蚀性的盐酸雾,能与强碱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与碱金属反应时会生成可燃性的氢气,与强氧化剂反应时产生有毒的氯气,可由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粘膜,吸入蒸汽产生肺水肿5乙醯无色液体07-11636500易燃,与强氧化剂反应能起火爆炸;本品由呼吸道吸收,影响神经系统,造成失去知觉6过氧乙酸无色液体1.150.1105一易燃,遇火或受热、受震可引起爆炸,与还原剂接触发生剧
9、烈反应,有燃烧爆炸危险,有强腐蚀性7二氧化氯黄红色气体3.09-599.90.3具有强氧化剂,受热、受震、撞击、摩擦等极易分解,发生爆炸;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刺激眼和呼吸道,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8氯酸钠无色透明液体2.49248261分解一爆炸性强的氧化剂:吸入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9柴油无色透明液体0.800.854555柴油是由C16C23沸程为200380的各族烧类混合物,挥发性相对于汽油而言要小得多,爆炸极限1.54.5%,火灾危险性属乙B,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
10、录A表1,易燃物质判定序号3。7.3.2风险产生的环节和原因本评价主要对医院营运期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及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的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从传染病病毒、细菌产生和存在部位分析,主要致病微生物风险环节如下,具体见表7-3。表7-3项目风险产生的环节和原因序号部门风险环节原因1 门急诊楼(1)致病性微生物种类多,感染几率大;(2)传染病爆发或流行期致病微生物数量剧增,污染环境的风险增加。门急诊人流大,随机性强,各类急慢性传染病病人同其他病人混杂在一起,是医院感染最严重的地方:传染病爆发或流行期,来就诊的传染病病人
11、增加,其所携带的病毒或者细菌大量释放到门诊的空气中、下水道和垃圾中,从而进入到医院外环境中。2 实验室、检验室(1)未灭活的菌毒种/培养物等含有强致病性细菌和病毒的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或排入下水道:(2)产生有毒有害气溶胶气体的操作未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3)高致病菌毒株失窃;(4)火灾或地震等导致致病微生物泄漏:违反操作规程或缺乏必要知识;违反操作规程或缺乏必要知识:安全保卫松散:火灾地震。3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污水没有消毒而排放。停电、设备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4 医疗废物收集、预处理、运输、贮存(1)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2)医院内部医疗废物运输与人群混行;(3)医疗废物
12、失窃。违反操作规程或缺乏必要知识;管理不力:安全保卫松散。65危险化学品使用和贮存泄漏或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库不规范,违反操作规程,其他事故。7.3.3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的要求,本项目检验使用的化学品和轻质柴油储罐为一般毒性危险物质且储存量较少,本项目为非重大危险源,所在地为非敏感地区,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表1的要求,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7.3.4 最大可信事故类比相关专科医院,致病性微生物和危险固废主耍通过管理措施的落实,在正常管理情况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事故发生概率很小。相比而言,本项目废水事故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3、较大,根据查阅资料和类比分析,此类事故发生概率为IXIO-IO次/a。7.4环境风险分析7.4.1 致病微生物环境风险分析直接传播进入人体发生疾病的途径主要有三种:(1)血液、体液传播(如艾滋病、乙型肝炎、EB病毒等);(2)消化道传播(甲型/戊型肝炎、幽门螺旋菌、霍乱弧菌、沙门菌属等);(3)呼吸道传播(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流感、炭疽和麻疹等)。本医院不设传染病科,没有传染病病源。医院主要的病原体存在于普通病房、手术室、检验室、洗衣室等。医院平时应做好消毒防范措施,防止病原体泄露出外环境。病原体外泄到外环境的渠道主要有: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或排入下水道;医院内部医疗废物运输与人群混行;医疗
14、废水未治理达标;污水处理站废气未处理等。医院迁建后医疗废物间设置在地下室一层,由专门的污物出口通道,且严格管理,可确保医疗废物得到有效的处置,不误混入生活垃圾,有效的制止病原体的传播;迁建后医疗废水经处理达标排放,污水处理站废气收集后经活性炭吸附处理达标后排放,可有效制止病原体传播。经以上措施处理后,可有效减少病原体向外环境传播的几率,对外环境的影响较小,对项目北侧的龙城中学及西侧的新村村影响不大。同时保持医院室内环境的清洁,做好有关器具的处理:如氧气湿化瓶及管道处理等可有效的防止带菌气溶胶的产生:医院病房需保持良好通风环境,可减少呼出气带菌气溶胶对周围人群的影响。7.4.2 项目废水事故排放
15、风险分析7.4.2.1 项目医疗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事故因素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事故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操作不当或处理设施失灵,废水不能达标而直接排放。医院污水可沾染病人的血、尿、便,或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含有酸、碱、悬浮固体、BOD.COD和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和多种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它们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适应力,有的甚至在污水中存活较长,危害性较大:牙科治疗和化验等过程产生污水含有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垂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有长远影响,排放的废水会导致环境污染事故:二是使用臭氧进行污水的消毒。臭氧在低浓度时可消毒,但超标时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刺激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