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信息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研究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道德与法治信息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研究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小学道德与法治信息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研究摘要:第五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提到要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创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型模式与方法。本文就人教智慧教学平台与小学道德法治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行动研究,探讨信息技术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研究。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资源道德与法治共建共享一、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提高教学实效1.运用信息资源,创设恰当学习情境网络媒体下,教师的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如何在众多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中合理取舍,极需教师智慧。首先,我认为
2、要依学情,量体裁衣,创设恰当学习情境,提高教学实效。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依学情,就是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针对性地取舍课程资源。人教智慧平台里有着诸多音频与动画、学习单等信息化资源,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在教学五下沟通有方法中,电子教材里有遇到以下情况,该怎样正确表达情境表格。情境一:同学误会你弄坏文具;情境二:向同学请教问题,对方不耐烦。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正确的表达方法,我将情境二拍成视频,并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方式,让学生体验面对同学误会时的正确做法:多用“我”为主语表达方式,说话有理有据,
3、注意语气等。在本课中,教师根据学情,将电子教材中的课前学习单创造性转变成学生可感可触的直观视频,创设教学情境,筛选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发展的资源,注重了学生心理体验。其次,紧抓重难点目标,精选课程信息资源,让课程信息化资源具有突破重难点的适用性,真正为教学服务。例如,一教师在教学中国有了共产党,将教学重点定为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五四运动相关史实,知道中国共产党创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共产党的诞生、李大钊的故事、五四运动等历史感性材料,一方面的确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但另一方面,学生课堂参与被大量的信息资源挤占,学生地主体性,参与感遭到破坏。因此,教师在使用信息化
4、课程资源,一定要依据学情,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筛选适合学生的课堂发展的信息资源。2.运用信息资源,深化明理运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能较为直观地展现“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认知了解事物,并内化为指导自身言行的实践智慧。如何依托信息化渠道和手段,挖掘、加工课程资源?首先,我认为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找到教材中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点,对教材现有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在教学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为了让学生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自觉提高道德水平意识这个道德发展点。我深挖教材,重新组合教材中人们不遵守公共秩序四幅图片。丰富扩充高铁车厢内旁若无人打电话的图片,用音频方式呈现出来,并问: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像马先生这
5、样的人,你会是什么感受?接着播放当有人提醒马先生,马先生又说“法无禁止皆可为,你管的着吗?这一音频内容。再让学生讨论怎么看待马先生的观点。通过讨论,学生懂得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虽然不触及法律法规,但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既要守法,还要提高道德水平。最后在讨论其他三幅不文明图片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并学生结合生活体会谈及文明旅游重要。再结合游客破坏三清山高额事例,让学生具体直观感受到作为公民,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但提高道德水平也是文明人应有的风范。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合理使用信息资源,就会创设恰当的学习情景,激发持续学习兴趣
6、,深化课堂生成,学生明了理,那么提高导行就迎刃而解。二、集体备课,高效完善课程信息资源1 .共改教学设计,完善课程信息资源完善优化众多课程信息资源,还需团队的合作力量。通过集体的智慧,能高效建立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在进行沟通有方法集体备课,我先让其他组员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组员老师给了我很多具体宝贵的意见,这体现在:一是优化课堂活动,丰富活动呈现形式,删除不必要的活动,实现减量增效。二是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效率,尊重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法指导,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资源的适用性,真正为教学服务;四是课堂教学要有及时性、针对性评价,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道德能力提升
7、。在团队帮助下,自己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修改,让信息资源运用更合理,更具有实效性。2 .填观察量表,优化课程信息资源该观察量表图从每一活动环节中所使用的资源的来源、类型、资源内容要点、资源的作用及学生反应这几个维度,观察学生对资源使用的可接受度和效度。既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又直观检验课程信息资源实效,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通过团队教师听课,填写学生反应,反饿教师课堂教学中信息化资源利用情况,促进教师不断优化、整合、筛选各种教学情境类型匹配性设计,落实信息化教学实效。三、智慧模仿,创造性运用课程信息资源1.制作学习单,拓宽课程信息资源渠道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还需要教师创造性运用别人已开
8、发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在资源共建共享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本班学情,创造性地使用别人开发的课程资源,比如保持、增加、删除、合并、置换、立新。例如在教授爱心的传递者,在同样使用了人教智慧平台“你更喜欢谁的帮助动画视频下,对“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帮助他人却不讲方法的故事”则采用本班学生课前收集的故事单。在教授沟通有方法时,学生在了解倾听的方法上,我让同桌之间说一件课前准备好的有趣的事,再交流认真倾听带来的好处。学生说出同学关系融洽,给别人留下尊重,真诚印象,还更容易理解别人想法等。这里,用文本话题谈论教室里孩子的生活,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生活认知,打通了课堂与生活的通道,还提高学生实践认知水平,实现课堂教
9、学的高效。3 .创建视频,积极打通正向价值观渠道道德与法治学科立德树人目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正面引导,要善于在已有的课程资源基础上创建自己的视频。例如,在教授沟通有方法一课中,教材呈现“交流和同学关系看法”时,为说清“沟通过后意见不一致,要怎么做?”为问题,我创建学校运动会即将举行,小新和小宇布排4*100米接力人员安排。在小光是跑第一棒还是第四棒问题上,他们争吵起来视频。视频看完后,问学生:你会像他们吵起来吗?你认为沟通的过程还要注意些什么?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处理方法。学生讨论后,我播放该视频的后半段:给对方充分解释机会。这里,通过创建正面视频,积极引导孩子,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给学生
10、留下深刻印象。四、立足生活,突出活动,创建活力开放的课堂1 .构建生活感知课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深度融合并不表示信息资源用的越多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生活性,活动性,还需要我们打造一个生活课堂,活动课堂,共享共长课堂。首先,要用文本话题谈论教室里孩子的生活,打通课堂与生活的通道。如在这样玩好吗教学中,教材上提供了四幅图画:在家玩打火机、长时间看电视、打扰邻居休息、作业没写完就跟朋友玩。这里,教师引导学生:“除了玩打火机,你还知道在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学生们说出了爬窗户,玩尖锐的刀具,玩电风扇,抠插座等危险行为。师又指着长时间看电视图画问:“除了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有害,还有哪些影响视力的行为?”
11、孩子们又说出长时间看手机打游戏,躺在床上看书、在光线弱或者强的地方看书都对眼睛不好,甚至部分孩子说出保护视力的好办法,如充足的户外运动,学会20+20看书方法等。其次,要拓展生活资源,打通课堂生活学习通道。例如,教师在教授我们爱整洁时,教师拿出镜子整仪容,整好后,问学生:老师好看吗?学生回答后,教师马上问,为什么好看?引出本课爱整洁话题。这里师生互为资源,拓宽了课堂生活学习通道,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学生的经验、行为、心理、同伴成长也拓宽了课堂生活学习通道,生生之间也互为资源。这种由个体生活认知,经验大碰撞,大集合的课堂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话可说。2 .构建活动学习课堂新
12、课标提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这需要教师开展角色扮演、故事、游戏、竞赛、辩论、探索等形式活动教学。首先,教师需要对这些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精心筛选。例如,在教授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中,教师用游戏导入方式,先邀请两组同学从瓶中拉小球,看哪组拉得又快又好。并让其他同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通过提问,引入秩序话题,激发孩子探索学习兴趣。又如在涉及到历史类型教材时,一教师在“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活动中,课前精心准备相关历史感性材料,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完成中华民国和清政府之间不同点表格
13、内容,在内容的对比呈现中,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锻炼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其次,教师在筛选匹配时,需要对各个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关联性思考。一教师在上人民代表为人民时,课前组织学生“关于人大代表的疑惑”学习单活动,了解人大代表是怎样选出来的,接着组织学生拿出自己身边的身份卡,思考辨认合格人民代表的基本条件活动。再通过课堂模拟乡级人大代选举表,公证人员出示票数结果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代表选举过程。最后通过播放上海区、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新闻视频,让学生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为人民做了哪些事情等一系列的课堂活动突破本课重难点。不难发现这几个活动前后之间遵循着感知一明理一行动的道德形成的基本规律。学
14、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收获、发展,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教师要对具体实践活动给予有效指导,避免实践活动流于课后活动延伸,实效性差。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至少提供一个生活案例,用当堂所学具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可操作的范例。在合理使用信息化资源前提下,把握活动真实有效且高效开展,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上师生双方的共享共长。五、面向未来教育,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共享中要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素养,做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认清未来教育形态,要有培养未来人才的
15、国际视野和能力。未来社会急需大批创新型人才、可持续发展人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落实培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的创新性未来人才的任务。第二,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教学观。信息技术不是简单的、一般性辅助教学手段。在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中经验中,教师必须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各方面全方位地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而不是为了运用信息化资源而滥用资源。第三,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观。不仅要关注怎么教,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学。从实际出发,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追求信息化教学真实有效。第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创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型模式与方法。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实践自主合作的民主教学、情景体验式教学、对话探究式教学、课内外活动双向交流延伸教学等教学方式,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综上几点,是立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在运用信息技术,发掘课程信息资源、共享课程资源方面做的一些总结分享。参考文献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一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现代教育技术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3方其桂: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