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古诗词教学传承中华文化》 论文.docx
《《创新古诗词教学传承中华文化》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古诗词教学传承中华文化》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创新古诗词教学传承中华文化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它以其丰富的内涵,清丽的神韵,优美的语言和高雅的格调传诵至今。传承经典,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每个华夏子孙的责任,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关键词:小学古诗词美育创新实践引言:自全国统一改用部编版语文教材后,小学古诗词总数增幅高达80%,共124篇,占所有选篇的近3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这让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目前诗歌教学的课堂大多是“解诗题一一知作者一一读诗歌一一理解诗意一一背诵诗歌,这对学生的创造性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如何在古诗词的教学上有所创新
2、,让学生对中华经典文化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一、融入美育,采用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创新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以美育为出发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合他们的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感悟美和创造美的能力。1 .低学段以“吟唱、作画课型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画面美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认知有限,我们从古诗词的韵律美和画面美入手,开展”吟诵课和推敲古诗的画面美的课型研究,交给学生吟诵的方法,引导学生怎样在古诗词精炼的语言中去想象画面,初步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在课内外都可以开展“古诗
3、吟唱、古诗配画等活动。例如一年级下册池上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教学时可以通过“吟唱的方式,一边吟唱,一边做动作,小娃娃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自然而然就呈现出来了。再比如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画面感,学生们通过作画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接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跃然纸上。2 .中学段以1+X课型领略古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根据古诗词的题材,加上中段孩子对古诗词的一
4、定积累,我们从语言美和意境美铺陈,开展1+X古诗词主题教学,统编版教材很多古诗就是按照季节编写在一起,编者的意图除了让我们积累古诗外,还有意让大家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这点出发,形成教学的连动效应,整合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实现以一首诗歌带动多首诗歌的学习。比如三年级下册有四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和忆江南,从不同角度赞美了春天,我们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然后初步体会诗人的语言美,最后让他们搜集其他描写春天的诗歌,再来感悟其他诗歌的语言是怎么美的。再比如三年级上册学习的早发白帝城,可以简单介绍下作者创作诗歌的背景,李白去白帝城不是去旅游的,而是被流放了,流放
5、的途中突然接到赦免的消息,他才会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愉悦,“轻舟”更能表达诗人轻松的心境。结合创作背景,搭建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字里行间学生会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这些探索也许有点难度,但凡事循序渐进,走出了探索的第一步,相信他们搜集的能力会增强,思维品质会得到发展,审美情趣会大大提高。3 .高学段以综合性活动课型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小学高段,学生组织动手能力都增强许多,我们可以用综合性活动替代老师的大量讲解,以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可开展“古诗改写课”、“诗词大比拼”、“创作诗歌课”、“诗词大观园”等活动课型。一开始老师可以确定主题,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之后学生就可以联系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古诗词教学传承中华文化 创新古诗词教学传承中华文化 论文 创新 古诗词 教学 传承 中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