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精神残障患者帮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精神残障患者帮扶.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精神残障患者帮扶一、案例背景:1 .个人情况:服务对象,男,今年42岁,患有精神残疾二级,属于低保家庭。2010年服务对象投资失败,从而引发了精神疾病,与前妻离异后,现又组建了家庭。服务对象因身体原因,很难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处于无业、无经济来源。2 .家庭情况:服务对象父亲,患有肢体残疾三级,右眼失明,腿部有严重的关节炎。服务对象母亲,患有精神残疾二级,骨瘦如柴,拄着拐杖还会经常摔倒,其母亲还患有糖尿病,每天需要打胰岛素,早中晚以及半夜需各打一针,有时生理上不受控制会大小便失禁。服务对象女儿目前在上高中,到今年9月份升读大专,其性格较开朗活泼,与家人之间
2、相处和谐。服务对象妻子在外地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工作较辛苦。3 .社会支持:服务对象的正式支持网络是镇民政办以及所在村委会,帮助其申请低保,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服务对象家庭能够维持日常生活。村委会对于服务对象一家的情况较为关注,会定期进行探访。服务对象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是其家属、亲戚、邻居,不仅在生活上对其照顾有加,还在精神层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二、问题及需求分析:(一)经济层面:服务对象因患有精神疾病,从2022年12月至今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家里的日常开销以及服务对象的医疗费用一直都是靠其父亲在维持。服务对象希望社工可以协助链接到合适的工作资源和残疾人员相关福利,从而减轻家
3、中的经济负担。(二)心理层面:服务对象父亲除了要维持家庭生计外,还要长期照顾服务对象及其母亲,对于父亲的付出和辛苦,服务对象心里非常愧疚和无奈,他认为“都是因为我,家庭才变成这样。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为服务对象开展心理疏导,排解不良情绪。(三)社会支持层面:服务对象母亲患有精神残疾以及严重的糖尿病,25年以来一直都是由服务对象父亲在尽心照料,多年前腿部因多次摔跤不能正常行走,需要拄拐支撑。服务对象希望能够为母亲链接长护资源,缓解其父亲的照顾压力。三、服务计划:(一)理论依据: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情绪和行为是由非理性、不现实的思想观念引起的,外部刺激(八)内在的信念系统(B)一情绪和行为(
4、C)o关键在于动摇服务对象的非理性情绪,并引导其做出改变。因此,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社工从挖掘服务对象背后存在的非理性信念出发,认清事件的真实情况,针对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帮助服务对象建立合理的信心,让服务对象尝试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事情本身,用积极的方式去看待事情。只有服务对象真正地卸下自我,直击现实,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重新找回自信。(一)服务目标:1 .社工通过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为服务对象开展心理疏导,引导服务对象以理性正向的心态面对生活。2 .协助服务对象链接残疾人之家,签订会员,提供辅助性就业帮扶。3 .协助服务对象母亲链接照护资源进行失能等级评估。四、服务过程:第一阶段:
5、接触与建立关系、协商需求和问题。社工通过入户探访形式与服务对象接触,并进行面谈。在面谈过程中,社工观察到服务对象的表达能力较好,心态平和,说话不急不躁,对于家庭变故以及自身情况能够积极面对,并未有任何抱怨情绪,但是对于父母,服务对象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内疚感和无奈。社工向服务对象表示理解并协助服务对象一同梳理其需求和困难,运用尊重、接纳、真诚和同理等技巧,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的关心和帮助,逐渐敞开心扉,获得服务对象信任,初步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第二阶段: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法帮助服务对象调整非理性信念。服务对象认为自己拖累了家人,感到非常内疚,产生了自我否定,社工及时安抚服务对象的不良情绪,引导服务
6、对象认识到内疚、否定自己的情绪是由于其认为自己的现状“糟糕透了”所导致的,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需要改变。社工通过正向沟通、输入希望,引导服务对象看到自己的资源和潜力,如家人的不离不弃、病情稳定、未来可期等,用这些合理的信念替代不合理的信念。在沟通中,服务对象与社工分享了家人是如何关心、支持自己的,以及自己想要改变的决心,社工对服务对象的积极心态予以肯定,并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强化服务对象的合理信念,鼓励其继续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第三阶段:针对服务对象需求,链接相关福利政策及资源。社工协助服务对象链接到残疾人之家的资源,协助其签订会员,参与残疾人员辅助性就业帮扶以及相关活动。社工帮助其母亲
7、联系了养老机构的长护专员上门进行失能等级评估。同时,社工链接了养老机构的护理师进行了专业的护理指导,提升了家庭照护能力。第四阶段:疏导离别情绪以及回访。社工与服务对象一同回顾个案服务过程,让服务对象认识到自己改变和进步,肯定自己付出和努力,强化已有的改变,鼓励他继续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根据服务对象目标达成的情况分析,社工与服务对象双方确定个案服务关系终止,为巩固服务对象的改变和服务成效,社工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回访跟进服务对象的情况。回访中,社工了解到服务对象每天都会去残疾人之家参与辅助性就业及参与多样的活动,包括摄影培训,中医养生知识讲座等。五、服务成效:通过社工的服务介入,服务对象认识到了自己的非理性情绪,尤其是在面对心理情绪方面有了正确的认知和改变的动力,并付诸行动。心态日趋正向化,生活信心增强。六、专业反思:在服务初期,社工要尊重服务对象的决定,尊重个体差异性,在服务计划制定时要与服务对象共同商讨,选择适合服务对象的方案;在服务的过程中,要积极链接资源,发掘服务对象的潜能,提升服务对象自我改变的能力;在个案服务结束后,社工要总结服务经验,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问题及需求,更大地发挥社工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