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文字传播的时间介质研究.docx
《华人文字传播的时间介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人文字传播的时间介质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华人文字传播的时间介质研究【摘要】文字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唯有词语才让一物作为它所是的物显现出来。古文字的意义在于它们的“历史性”“时间性”。随着华人向外扩散,华人所使用的中国古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华人走遍了全球,华语也扩散到了全球。研究华人文字文化传播的时间介质,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如何筹划未来。“返回”才让我们前行。向前的道路同时就是返回的道路,返回到人类的本己性使命,听从语言文字的呼唤,努力挣脱现实功利的纠缠。【关键词】华人文字;文化传播;时间介质;源始时间性传播以符号为基本介质,文字语言符号是传播的最基本介质,而语言文字符号传播的最基本介质是时间。时间是文明传播的重要维度,这一维度
2、对于华人文字文化传播体现尤为明显。本文研究的不是华人语言表达时间的词语和手段、语言中的时间性,或者是华人对时间的感知,而是从时间性视域来解释文字符号的发生、对外传播以及未来筹划,这便是从文字的深层次存在来理解文字符号。本文采用的时间性概念,不是自然时间或者流俗畤间,而是海德格尔发展出的“源始的时间领会”,源始的本真时间被看成是将时间的曾在、当前和将来融为一体的“时间性”。作为世界上唯一流传下来的非拼音文字,华人文字传沿最为久远。许多古代文字,比如苏美尔和古埃及文字,早已消亡了两千多年。造成中华文化核心的是华人文字,而且它已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1受到“重语(言)轻文(字)”的影响,对汉字文化
3、传播研究较少,研究华人文字传播更少,大多集中在利用新媒体传播汉字文化的途径、某一时间汉字文化(例如唐代汉字文化)的传播研究,或者是汉字文化蕴含的哲学观念和文化底蕴,但是少有研究以中国古文字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本体时间性和华人文字文化传播的源始时间性角度出发,研究汉字对内传播和包括汉字在内的华人文字的对外传播的时间性介质。本文首先探索汉字文化本体以及对内流传与传播所蕴含的时间性建构,然后分析中华古文字随种族扩散而对外传播的时间性,以及反思筹划华人文字的未来走向。一、汉字符号与时间性的本体关系(一)汉字的起源文字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刻画符号、图画文字,过渡到逐渐发展为成熟、表音的文字体系,
4、成为现代人心目中的基本笔画,满足现代人对文字的要求;从繁到简,从流动到固定,这是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汉字在各个不同文化时代,无论是地位、作用,还是涉及的人群、使用范围都是有所不同的。文字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唯有词语才让一物作为它所是的物显现出来,半坡陶片上的刻画符号具有指事符号的性质。“说文把指事放在六书之首,可能有暗示文字起源的意思。”2周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而百官以治,民以察。”尚书伪孔传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古书上的说法也印证了汉字由结绳而刻契而文字的模式正是华夏文字产生的最具理据性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
5、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墓葬中出土的甲骨文等物品,距今为7800年到9000年。贾湖遗址出土了二十多个刻符,有些字竟与殷墟商甲骨文一模一样。这些符号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特征,是原始文字的初创形态。古汉字以历史、时间的形态存在着,它们保存、展示着历史。虽然古汉字应用的时代已经结束,但是作为“历史”和“时间”因而有了其意义。从这个意义来看,古汉字的意义在于它们的“历史性,“时间性,。古文字向人类“诉说”它的历史,人类通过古文字面对过去,与古人交流和沟通,融会古今世界,延续对世界的认知。语言文字是人类与“存在”的对话,这对话“不是工具性的,而是存在性的,是时间、历史一一存在得以存留的方式,亦即时间、历
6、史的存在形式”。3(二)汉字书写形式的发展变化汉字的流传与传播,与汉字书法有很大关系。汉字书法具有独特的形体特征,作为艺术品所蕴含不同时代和个人的时间性。就书法而言,一个时代,一种书体,一个书家,一个字,都以不同的风格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倾向。4书法并不只是技巧,而是一个时代美学的集中体现,然而汉字的基本功能在于传播与沟通,“实用在先,审美在后”5,最初实用在先,后来发展审美和表现生命调性为重。秦朝结束东周列国战乱,一统天下,建立了一种务实、统一的全新书风一一隶书。隶书被认为是地位低卑的“徒隶”之人,因为要处理太多的简牍文件,因此发展出来的方便字体。虽然没有正体篆书庄重,但是久而久之,方便简单的字
7、体在社会上流通起来,逐渐取代了旧的字体。三国魏晋是竹简书写过渡为纸帛书写的重要年代,毛笔在“纸”“帛”一类纤细材质上的书写,增加了线条“行走”“流动”“速度”的表现,汉字在晋代文人手中流动飞扬,潇洒飘逸,创造了汉字崭新的行草美学。行草书风发展出独特美学,甚至超越文字原本传达信息的功能,使得书法达到与绘画、音乐和舞蹈同等的审美意义。唐代的张旭、怀素被称为“颠”张“狂”素。他们通过狂草的书写形式,表现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了大唐美学的时代风格。宋代的书法美学,例如苏轼的寒食帖追求平淡天真,向往个人自我的完成与个性的表现,不再斤斤计较法度结构,而是更强调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流传下来的汉字书法作品,作
8、为艺术品保存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以历史和时间的形态存在着。创作这些作品的人已经成为古人,这些作品所在的时代已然过去。但今人走进博物馆,面对这些展现自身历史和时间的艺术作品,思前”想“后”,从当下现时世界脱离出来,以眷恋和崇敬的心情体会古人的心境和风格,体会汉字和人生命的力量美学和生生不息,从而让人由对文字的时间性思考,过渡到对自身有限性的时间性思考。古文字向我们“诉说”它的历史,我们人类通过古文字,与古人交流和沟通,融会古今世界,延续对世界的认知。二、华人文字对外传播的时间性从远古以来,不同地区的部族和人民,即有频繁的接触。人凭借符号交流,有了语言符号之后,主要的交流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人 文字 传播 时间 介质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