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检实验室督导程序.docx
《痰检实验室督导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痰检实验室督导程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痰检实验室督导程序1 .目的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是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区县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督导工作,制定本程序。2 .依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3 .适用范围适用于微生物检验科每季度对区县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进行督导工作的工作人员。4 .职责4.1 进行督导工作的工作人员须认真执行该程序4.2 监督人员负责规程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5 .工作程序5.1 进入实验室后,首先观察实验室的设计是否到达生物平安二级的要求;其次观察实验室是否整洁,实验物品的摆放是否标准,实验室所用设施
2、、设备(生物平安柜、高压灭菌锅、生物显微镜等)和材料(痰盒、抗酸染液等)是否是上级单位配发或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5.2 查看受检单位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登记是否标准、数据是否齐全(格式见附件1)5.3 查看受检单位痰涂片镜检室内质量控制登记表是否正确(格式见附件2);5.4 查看受检单位所制备痰涂片是否标准(标准见附件3),总量是否准确(与登记本比对)。5.5 每年至少对受检实验室进行2次现场评价,评价内容见附件4,进行督导时,应核对以前的督导报告和被评估实验室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5.6 对受检单位进行现场抽片,具体方法见附件5、6、7、8。5.7 进行盲法复检,具体见附件9、
3、10.Ilo5.8 复检结果评价,具体见附件12。5.9 盲法复检抽片后2周内将最终结果填写完毕的附件11)反应至受检实验室,并同时反应给第一复检者。对盲法复检中出现定性偏差的实验室,在反应结果的同时,应及时进行现场督导,协助查找原因、解决问题。5.10 写督导报告,报告模式见附件135.11 督导报告书写完毕后,将所有数据汇总(见附件14、15)连同督导报揭发送至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5.12 将所有督导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及督导报告进行归档处理。6 .考前须知6.1 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6.2 在实验室工作时,应该穿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等。6
4、.3 正确使用和维护显微镜。6.4 连续阅读1012张图片后,应休息20分钟左右。6.5 工作完成后,应对实验室进行消毒。附件1痰涂片检查登记本年第页实验序日期姓%性别年龄痰标本来源标本镜检结果签名备注初诊患者(门诊序号)随访患者(患者登记号)标本性状结果0期123123填写格式具体如下:(1)实验序号:为实验室流水号,每年从“1”开始,初诊患者的3个标本采用同一实验序号编号;随访患者2个痰标本采用同一实验序号编号。(2)痰标本来源:根据患者做痰检查时的情况,选择其中一栏填写。初诊患者填写门诊序号,随访患者填写患者登记号。(3)性状:标本性状按照国家实验室质量控制新标准,分为干酪痰(八)、血痰
5、(B)、粘液痰(C)、唾液(D),分别按A、B、C、D分类登记。(4)结果:涂片阳性者用红笔记录为“数字+”,如“1+,2+,3+”,300个视野内仅见18条抗酸杆菌者填写“条数”;阴性结果填写“阴性”,不能记录为“/或(5)签名:检验人员填写全名。(6)备注:填写需要特别说明的事宜,外单位送检标本请注明来源及就诊者相关信息,以便追踪。附件2痰涂片镜检室内控制登记表单位名称:年月日期镜检涂片数初检者签名抽查复检涂片数痰涂片符合数复检者签名合计阴性阳性合计注:至少抽查复检当日10%涂片,填入上表附件3痰涂片制备1 .新载波片应经95%乙醇脱脂,检查无划痕前方可使用。2 .一张载波片只能涂抹1份痰
6、标本,且只能一次性使用,严禁清洗后重复使用。3 .推荐使用一端有磨砂面的玻片。4,用2B铅笔在玻片磨砂面上注明实验序号及标本序号,假设使用无磨砂面的玻片,那么须使用玻璃刻刀在玻片一端的1/3处进行标注。5.将约0.05ml痰标本,在玻片正面右侧2/3的中央处均匀涂抹面积为IommX20mm的卵圆形痰膜。6,将已枯燥的痰标本玻片放置在报纸上,假设透过痰膜不能分辨报纸上的5号字,那么说明该涂片涂抹过厚。附件4结核病实验室痰涂片镜检督导清单1-1根本信息被督导单位(盖章)结防机构总人数实验室工作人员人数1-2结核病检验实验员信息姓名从事以下工作(年)近半年参加的培训次数备注督导涂片培养药敏2-1房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室 督导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