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比较研究.docx
《《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比较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比较研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整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课程标准(2022年版)包括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附录八个部分,比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并且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从“前言”中单列出来,前言部分只总体交代指导思想、修订原则和主要变化。下面重点从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及学业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数学的定义、价值纳入课程性质,增强从数学到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逻辑性。两版课标都把
2、数学界定为“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明确数学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以及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具体地从外部和内部叙述了数学的本质与方法。即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外部),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内部),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因此,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一种表达和交流的语言,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两版课标都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3、相比而言,课程标准(2022年版)加强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增加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核心素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要求,体现了数学课程的时代特征和育人导向;课程标准(2022年版)改变课程育人价值的表达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掌握”“养成”等发展要求,体现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权利与责任;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加强调数学的教育功能,增加了数学对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智力发展、公民素养作用的具体描述。课程标准(2022年版)沿用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培养目标,同时明确了数学课程在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两版课
4、标都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和技术融合五个方面阐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理念。只不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表述更加条理化,凸显核心素养导向、课程内容结构化特点。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有以下变化:一是课程目标理念表述更为具体。突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更加强调“四基”“四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对数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以及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要求。二是课程内容强调结构化。课程内容选择增加关注学科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课程内容组织增加了结构化整合,提高对数学知识关联性、整体性的要求;课程内容呈现增
5、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体现选择性要求。三是倡导多样化、主体性的教学活动。沿用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与学关系的表述,改变原来启发式、因材施教等较为笼统的表述方式,明确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习过程,以“四基”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习结果,最终指向核心素养发展。四是评价理念明确提出构建学业质量标准,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五是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中,更加注重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核心素养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会”,在强调核心素养整体性、一致性的同时
6、,明确了其阶段性特征,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将原来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模型思想”调整为“数据意识”“推理意识”“模型意识”,同时增加“量感”,聚焦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的体验,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的、主动的、个性化的经验。(1)发挥核心素养的引领作用,明确小学阶段的具体表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数学眼光是指能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世界,敏锐地捕捉现实世界中的数学信息,将“客观现实”变成“数学现实”,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数学眼光主要是指数学抽象,是沟通现实世界与数学的桥梁。在小学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数感
7、、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观察、感知现实世界中基本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直观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及其现实背景,能够直观感知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以及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能够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能够认识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形成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能够主动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科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与解释现实世界的思考方式。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思维主要是指逻辑推理。吕世虎教授指出,数学思维是个人通过体验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逐渐形成
8、一种条理化、数学化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思维主要是指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比较、概括、推理等数学活动来解决数学问题,达到数学化的过程,并由此促进思维敏捷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发展。在小学阶段,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学生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进行运算,初步感悟逻辑推理的过程及其意义。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描述与交流现实世界的表达方式。数学眼光、数学思维的结果都要通过数学语言加以表达,通过数学语言加以推广运用。数学语言一般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是抽象与直观的融合。在小学阶段,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课程标准2011年版 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2011 比较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