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橇》精品教案.docx
《《雪橇》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雪橇》精品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雪橇精品教案(欣赏课)一、教材分析乐曲热情奔放,充满活力,音调、节奏富有鲜明的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在铃铛、马鞭、马蹄、马儿嘶鸣等音响的衬托下,绘声绘影地表现了人们驾着雪橇、策马飞驰的情景和兴高采烈的欢快心情。乐曲是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简短的引子后成仙了回旋起伏、轻快活泼的旋律,这是乐曲的主要主题:欢快地安镌森0555:5653123276I5-I5671234*Il-i三,-rIITraE三三三Tl.r、I2.I5_881I2,232|11J55_5:|l-11|在整首乐曲中这个旋律出现了四次,每次出现都要重复一遍。复三段体的主部就是由这个性格热情与另一个获批活泼轻盈的旋律组成的单三段体
2、。乐曲中部的音乐先是同音重复、节奏顿挫的旋律模仿马蹄的嗒嗒声和扬鞭催马的情景;继而又以连绵不断、逐层升高的音调表达人们心中酣畅愉悦的感情。当第一部分主题再现时,用小号吹奏,力度增强,节奏作切分处理,使乐曲富有爵士音乐的特征,气氛也更为热烈。最后,音乐的力度不断减弱,仿佛是雪橇载着人们的欢歌笑语向远方奔驰。二、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乐曲,让孩子们感受乐曲情绪、速度、乐段变化。2 .熟悉主题旋律,能哼唱。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熟悉乐曲主题。(二)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听辨乐段并表现。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提到冬天你会想到哪些有趣的事情?总结:“相信你一定想到很多,打雪仗、堆雪人、溜冰
3、等等,今天我们去听一首讲诉冬天有趣事情的乐曲,我们一起去听听,请你注意听,在音乐中,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音乐带给你了哪些感受?”(二)初听乐曲1 .初听乐曲学生活动:感受音乐、听辨声音教师总结:“是的,在乐曲中我们可以听到铃铛、马鞭、马蹄声,带给我们了欢快、愉悦的心情。”2 .听辨想象过渡语:通过这些声音,你来猜猜这是在表现冬天里的什么场景?是滑冰、滑雪还是乘雪橇?再去听听!3 .揭示课题导语:”是的,这首乐曲由美国作曲家莱罗尔安德森创作,表现了人们驾着雪橇、策马飞驰的情景和兴高采烈的欢快心情,乐曲的名字叫雪橇。”(三)分部欣赏过渡语:“接下来我们就和作曲家安德森一起去感受乘雪橇带给我们的愉悦
4、吧!”1 .欣赏第一部分(1)听辨主题过渡语:“乐曲一开始给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你能听出来吗?”学生活动:听辨主题并想象情景教师总结:“这段音乐讲述了人们乘着雪橇奔驰在雪地上,他们高兴极了”(2)旋律特点过渡语:“那么旋律是平稳的还是起伏的?让我们随着音乐,划着旋律线感受一下吧!”学生活动:随音乐画旋律线教师总结:这段起伏的旋律表现了雪橇在雪地上飞快奔驰的情景。(3)听辨乐器过渡语:“那么在这段音乐中,什么声音吸引了你?你能听出它会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学生思考:听辨乐器教师总结:相信你一定听出来了,这是由串铃模仿的马儿跑动时铃铛的声音(4)学习主题过渡语:“这段欢快的旋律被重复了几次?”
5、学生活动:听辨教师总结:重复了两次(5)创编动作过渡语:“请你来模仿驾着马车的动作,让我们随着音乐驾着我们的雪橇跑起来吧!”学生活动:随音乐模仿驾马车的动作2 .欣赏第三部分(1)听辨乐曲结构过渡语:“这段主题音乐在全曲出现了几次?这样的重复分别在乐曲的哪些地方?我们一起去听听!”教师总结:你听出来了吧,这段音乐共出现了四次,每次重复两遍,音乐出现在整首乐曲的两边,因此乐曲分为三个部分。板书(PPT):A+O+A,(2)再听辨过渡语:“乐曲的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是否完全相同呢?”学生活动:学生分别听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并判断是否完全相同教师总结:相信你一定听出来了,他们不完全相同,如果我们把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雪橇 精品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