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胆囊腺肌症病因病理、疾病分型、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docx
-
资源ID:1011665
资源大小:85.0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临床胆囊腺肌症病因病理、疾病分型、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docx
临床胆囊腺肌症病因病理、疾病分型、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病因病理胆囊腺肌症也称胆囊腺肌瘤病,其不属于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为胆囊增生性疾病的一种,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是胆囊壁上一种组织成分发生过度增生的结果。正常胆囊粘膜下,由于上皮组织下陷而形成罗阿氏窦,一般不到达肌层,影像上难以发现。若由于胆囊粘膜及肌层过度增生,胆囊壁增厚,增生的粘膜上皮伸入肌层,罗阿-氏窦数目就会增多、扩大成囊状,并深入肌层、甚至可深达近浆膜层,形成粘膜内憩室。罗-阿氏窦的形态不一,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其直径可自针尖大小至8-1Omm左右,类似壁间小憩室,与胆囊腔相通。胆囊腺肌症可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弥漫型:表现为胆囊壁的弥漫性增厚;节段型:表现为胆囊壁中部(体、颈)节段性增厚,胆囊腔局限型狭窄;局限型或呈基底型:表现为胆囊底部局限性增厚如帽状或三角形,有学者称为小帽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隐痛,部分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表现,多伴有胆囊结石,少部分无症状。影像学表现胆囊底部多见,分弥漫型、节段型和限局型,壁增厚35倍,可见壁内憩室,有时胆囊内可见横行分隔,与胆囊壁强化一致。如果见到受累部分胆囊壁内有小囊样间隙,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的原因很可能是胆囊腺肌瘤病。增强CT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可见小囊样间隙,为罗-阿氏窦。T2加权像可见胆囊远侧部分多发囊性高信号,即珍珠项链征。CT增强示胆囊底局限性增厚,并可见多个小囊样间隙。鉴别诊断横断影像检查,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相对常见,且多为偶然发现。偶然发现胆囊壁增厚时,主要诊断考虑为腺肌瘤病与胆囊癌。虽然胆囊腺肌瘤病偶可呈实性改变,与恶性肿瘤相似,壁内憩室是腺肌瘤病诊断的可靠依据。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的原因包括息肉、胆囊炎、肝炎、肝硬化与腹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