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303-亡羊补牢公开课教案.docx

    • 资源ID:1013934       资源大小:13.8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03-亡羊补牢公开课教案.docx

    亡羊补牢教学目标:1 .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邻居、懊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2 .相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4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寓言故事。2 .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流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好,请坐。你们喜爱猜谜语吗?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打算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对了,那这一幅呢?(拔苗助长)这一幅?(缘木求鱼)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掩耳盗铃)还有更难的。2 .你们真聪慧,都猜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3.今日我们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4 .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学习道理(板书:道理)师:对,我们驾驭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 .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留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为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桌沟通生字学习状况。2 .字词学习师:有些同学的习惯特别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读完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来当小老师。邻居窟窿结牢固实叼走劝告懊悔第一行:真棒,多音字读得很准,你们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请给它组组词。齐读,积累。其次行:有什么共同特点?轻声。理解词意:你们家有邻居吗?你们家和邻居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假如相处好了,邻居会比自己家的亲戚都好。“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书写)我们再一齐来读一遍这些词语,留意读好轻声哦。第三行:领读指导书写:叼悔。我们再把这些词语读两遍。开小火车读词语。3 .(读得很正确)假如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相识吗?谁情愿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大家很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自然段每一排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读得最正确,最通顺。(点评)4 .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可以用上上面的词语来说。小结:像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明白了吗?三、理解题意1 .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预设:学生知道正确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课文哪个句子读懂这个字的意思?师:哦,是联系课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课件)选择正确意思。小结: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板书:失去养牲畜的圈)请像老师这样把这两个字的意思写在课题下。2 .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一一丢了,把一一羊圈修好。四、研读课文,体会寓意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3 .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板书:丢羊第一次丢羊的缘由是什么?(课件出示)板书:羊圈破了。哪个词告知我们这句话是缘由?(原来)齐读4 .(课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缘由。(指名回答-同桌互说)5 .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缘由。过渡: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假如你发觉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把窟窿补上)6 .他的邻居也发觉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邻居,快来劝劝他。(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快实行一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评价:你真是个好心的邻居)我们来看文中的邻居又是怎么劝告的,课件出示,指名读。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劝告养羊人的?哪个词看出他焦急?(堵上、修一修、赶快)你能给赶快换个词吗?(课件)邻居还会用怎样的语气劝告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担忧、焦急)7 .看,好心的邻居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分角色朗读。8 .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出示:其次天早上,他去放养,发觉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板书:结果又少(1)指名读第4节,评议。(2)为什么要用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两次丢羊的过程是一样的)(3)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不听劝告,没有刚好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假如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一一(亡羊)。五、哪部分讲补牢的?自由读第5节,想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他很懊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牢固实的。从今,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探讨沟通:(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板书:赶快堵为什么要用“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2)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教学双重否定句式“他很懊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J)板书:懊悔(3)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懊悔之情。(4)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不该不应当)(5)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今,他的羊再也没丢过。)板书:再没丢六、体会寓意。1 .假如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要是就假如就)2 .想想: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邻居刚巧路过,想想邻居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3 .用自算的话把与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板书:未为迟也4 .在生活中,也经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我们的四周有没有“亡羊补牢”或“亡羊不补牢”的人或事,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沟通。(如写作业时,把头埋得低低的,老师提示后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一“亡羊补牢”。七、总结全文。1 .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2 .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一一“未为迟也”。自己读读,作为成语,怎样理解它的意思。3 .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一一理解内容一一联系实际,体会寓意。八、作业:1 .复述故事。2 .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亡羊补牢9、寓言两则法法果想做结堵丢悔快没懊赶再(未为迟也)

    注意事项

    本文(303-亡羊补牢公开课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