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血脂干预靶点、目标值建议及降脂达标生活方式干预.docx
-
资源ID:1015140
资源大小:1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血脂干预靶点、目标值建议及降脂达标生活方式干预.docx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血脂干预靶点、目标值建议及降脂达标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为强调糖尿病患者降脂达标,建议根据其病程长短、是否合并动ASCVD及主要靶器官损害情况,将糖尿病患者分为超高危、极高危和高危,以便对其ASCVD风险进行评估。表糖尿病患者的ASCVD危险分层风险分层评估指标一超高危合并ASeVD极高危不合并ASCVD,但存在以下任一情况:(l)40岁(2)<40岁,合并长病程(T2DM病程,IO年,TlDM病程20年)(3)<40岁,合并A个危险因素(4)<40岁,合并靶器官损害b高危<40岁,不具备以上极高危特征注:ASCVD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T2DM为2型糖尿病;TlDM为1型糖尿病ASCVD定义:指诊断明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既往诊断或现在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和接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诊断明确的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明确的外周动脉疾病.危险因素包括:(1)吸烟;(2)高血压;(3)肥胖:体重指数28kgr112;(4)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5)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mmol/1.;(6)脂蛋白(八)>300mglJ22*231;(7)高敏C反应蛋白,2.0mg1.t242510危险因素均为干预前水平1耙器官损害包括:慢性肾脏病3b期以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l(1.730?)力,蛋白尿(尿白蛋白/肌好比值>300mgg),踝肱比值<0.9,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预靶点及目标值建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D1.-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1.-C)同时作为ASCVD风险管控的首要降脂靶点。超高危患者1.D1.-C控制目标为C1.4mmol1.,且较基线降低50虬极高危患者1.D1.-C控制目标为1.8mmol1.,且较基线降低50%。高危患者1.D1.-C控制目标为2.6mmol/1.o非HD1.-C目标值为相应的1.D1.-C目标值+0.8mmol1.o(B级)载脂蛋白B(ApoB)可作为糖尿病患者ASeVD风险管控的次要靶点。对于超高危、极高危和高危患者,ApoB目标值分别小于0.7、0.8、0.9g1.o糖尿病患者降脂达标的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糖尿病(包括TIDM和T2DM)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是血脂管理的基础,不仅有助于降低其血脂水平,还可对其血压、血糖以及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产生有益的影响。健康、规范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以下内容。1 .健康均衡的膳食限制总脂肪、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是防治高脂血症和ASCVD的重要措施。膳食脂肪的摄入量应不超过每日总热量的20%30%°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0%,高胆固醇血症者应降低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使其低于每日总热量的7%,少吃富含胆固醵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等),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300mgo反式脂肪酸(如氢化植物油等)摄入量应低于每日总热量的现,即不宜超过2g/d。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的摄入,特别是富含3-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采用地中海饮食或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DASH)饮食等饮食模式,增加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富含3-3脂肪酸鱼类的摄入,膳食纤维摄入量应不少于2530g/d或14g/1OOOkcal,建议达到35g/d。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供能占比同普通糖尿病患者。高TG血症患者饮食成分中除限制脂肪酸的摄入外,应尤其注意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纤维含量丰富的低糖饮食(如全谷类的粗粮)摄入。2 .适度的运动每周应进行15Omin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个体化制定运动处方。需减重者还应继续增加每周运动强度和时间。在空腹血糖16.7mmo1.反复低血糖发作或血糖波动较大、有DKA等急性并发症以及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严重肾病和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情况下不适宜运动,待病情稳定后方可逐步恢复运动。3 ,维持理想的体重建议通过控制总热量摄入以及增加运动量,将体重指数维持在24kgm2o超重或肥胖者减重的初步目标为36个月减轻体重的5%"10%o消瘦者应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4 .控制其他危险因素戒烟(包括电子烟);无饮酒习惯者不建议饮酒,有饮酒习惯者限制饮酒,酒精摄入量男性25gd,女性15gdo饮酒是TG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高TG血症者更需严格限制酒精摄入。总之,无论合并哪种类型的血脂异常,健康均衡的膳食均需贯穿生活方式干预始终。控制TC和1.D1.-C,需在合理膳食基础上,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升高HD1.Y应重视戒烟;降低TG则需限酒、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