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4勤读教案.docx

    • 资源ID:1018167       资源大小:14.5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4勤读教案.docx

    四年级班执教者课题4勤读课型课时1/1教学目标:1 .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正确流畅地朗读古文。2 .自学字词,借助注释和字、词典了解全文的意思。3 .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重点难点:1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2 .能借助注释和字、词典了解全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过程教学随笔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 .老师讲解并描述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故事主要内容: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于是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酬劳。主子感到很惊奇,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子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后来匡衡成了高校问家。)2 .像匡衡这样勤学苦读的人有很多,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仍刻苦读书,成就一番事业。今日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则古文,也是告知我们读书要勤奋。说明: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也不多。假如引导不好,学生就会因文言文的生涩难懂而失去爱好。这篇课文虽然讲了勤奋学习的道理,但没有详细化。因此,在课的一起先,用一个名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引入,既激发了的学生学习课文的爱好,又使学生对课文的主旨有所了解。3 .出示课题:勤读,生读课题。*板书:勤读*学生读课题。4.这个故事出自于哪里?请学生看课后注释。*学生沟通。*老师简洁介绍:这则古文选自三国志魏志董遇。三国志是一部文学巨著、史学巨著,它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三国志魏志董遇就表示这个故事是出自三国中魏国的董遇的。说明:学习文言文,了解这篇文言文的出处是很重要的,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后的注释,对此有所了解,也培育了学生阅读注释的习惯。学生可能对于三国志魏志董遇不太了解,心存怀疑,老师可以对此作一些简洁的介绍。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 .老师过渡:我们已经学过几则古文了,知道古文中的语言与我们现在所表达的语言有些不同,想要学好古文,就要先把它读正确、读通顺。2 .听课文录音,请学生留意听清录音中句子的停顿,并在书上做好记号。3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重点指导读好两句句子。* 出示:人有/从学者,遇/不愿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跟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见”为什么要读“xidn”而不读“jidn”呢?(因为这里的“见”是“显现”的意思、。)* 开火车读。说明:对于文言文中一些难以读准的句子,老师要一句一句地指导朗读,还可以划分节线,以帮助学生驾驭语句的停顿。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通假字,虽然不用说明通假字的概念,但要把正确的读音,以及为什么这样读的缘由简洁地告知学生。4.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指名分句读,齐读。说明:因为文言文的结构与现代文不同,如何读准文言的停顿、重音,把握好语速、语调与节奏学生会感到很困难,所以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再带着学生朗读,直到读通顺为止,只有读得有语感了才简洁了解课文的内容。朗读的形式要多样,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乏味的感觉。三、自主学习,领悟大意1.师:同学们已经读通了古文,那怎样才能读懂古文的意思呢?老师向大家举荐一些方法。*出示:自读课文,比照注释逐句理解。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找寻答案。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的意思,可以适当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打算质疑。2 .根据自学提纲自读、自学。说明:小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是很无措的,所以老师可以蜴于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有门径可循。学生自读自疑,也能充分调动主动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实力。3 .反馈沟通。(1)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2) 了解课文大意。*师说译文,学生说相应的古文。*同桌按以上形式轮番讲译文与古文。说明:运用文白对读的方法,首先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老师先说白话文翻译,学生就可以在读文言文时做到对其内容一读就懂,化解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点。其次还可以强化对比,便于学生对文言文形成感性相识。同一个内容的两种表达方式有很强的可比性,学生在对读、对说中淡化对内容的关注,而重点关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干脆地感受、了解文言文本身。4.研读重点句。* 这则古文中董遇说的两句话成为了名句,其中一句更是千古流传,是哪一句?* 出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1)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句子的。(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悟,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悟。)(2)老师小结:这句话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书要多读,要勤读。像这类有关学习方法的词语、名言还有很多,你知道吗?(3)出示:温故知新按部就班学而不厌熟读精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老师领读这些词语与名言。* 出示: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1)文中的三余是指哪三余?(2)老师小结:爸遇平常就像他告知别人的那样,常常利用“三余”来读书,特别勤奋。(3)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曾有过“苦渴无日”的感觉?你的“余之日”又有哪些?(4)学生创编“三余”读书法。* 背诵这两句话。说明:这篇课文在意思的理解上尽可能让学生借助注释或字典自学,但对于一些关键句老师也要进行点拨,赐予必要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特殊对于一些千古名句,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让学生熟读成诵,获得理性的审美感受,传承中国悠久的文化。四、总结全文,课外延长1.学生齐读全文,尝试背诵。2 .师:同学们通过借助注释,查阅字典等方法自己理解了课文。你读了本文,有哪些收获?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3 .老师总结:中国人历来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经成为我们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希望这种美妙的品质在我们身上接着发扬光大。4 .积累古人勤读的名句:*出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一杜甫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一颜真卿一日无书,百事荒废。一一陈寿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一陆游说明:文言文常含有经典的语句,含义深刻,有的还发展为成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老师拓展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言名句,激励学生积累。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学问。板书设计:4勤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教学后记:

    注意事项

    本文(4勤读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