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LNG 接收站基于风险的检验细则.docx

    • 资源ID:1027403       资源大小:289.68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LNG 接收站基于风险的检验细则.docx

    T/00CPASEPTXXX20201.NG接收站基于风险的检验细则GuidelineforRiskBasedInspectionof1.NGTerminaI(征求意见稿)20××-××-××实施20××-××-××发布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发布目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符号14缩略语15总则16通用流程27损伤模式分布28基于风险的检验细则49检验类型、检验范围及选择原则7附录A9附录B12刖百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制定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CPASE)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1,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O参加本标准起草工作的人员还有:XXX。本标准首次发布。1.NG接收站基于风险的检验细则1范围1.1 本标准给出了1.NG接收站基于风险的检验(RBI)实施细则。1.2 本标准适用于1.NG接收站中实施了RBI项目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1.3 本标准不适用于安全阀,安全阀校验策略见GB/T26610.2。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第2部分: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第4部分:失效可能性定量分析方法第5部分:失效后果定量分析方法GB/T26610.1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GB/T26610.2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GB/T26610.4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GB/T26610.5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GB/T30579承压设备损伤模式识别3术语、定义和符号GB/T26610.1、GB/T26610.2、GB/T26610.4、GB/T26610.5和GB/T30579所规定的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1.NG液化天然气(1.iqUefiedNaturalGas)NG天然气(NaturalGas)BOG蒸发气(BOilOffGas)ORV开架式气化器(OPenRackVaporizers)SCV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ubmergedCombusionVaporizer)IFV中间介质气化器(IntermediateFluidVaporizer)E-I中间丙烷气化器(IntermediatePropaneVaporizer)E-2液化天然气气化器(1.NGVaporizer)E-3天然气调温加热器(NGTrimHeater)5总则5.1本标准是在GB/T26610和GB/T30579的基础上,针对1.NG接收站的工艺、设备特点制定的检验细则。本标准并不能替代风险评估工作,而是GB/T26610.2针对具体装置的应用。5.2本标准在按1.NG接收站工艺流程确定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潜在损伤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关键设备及其特殊部位针对性的检验方法,其余设备基于损伤模式的检验方法按GB/T26610.2确定。5. 3本标准所述1.NG接收站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损伤模式,根据其常用材料、典型工艺条件确定,是可能发生的潜在损伤,具体的损伤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了让使用者能够区分主次,本标准基于损伤模式分析和实际使用经验,按照损伤模式发生的严重程度和频次,将损伤模式进一步分为主要损伤模式和次要损伤模式。5.4 本标准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潜在的损伤模式是在正常工况下给出的,非正常工况或其他特殊工况下(如超负荷、低负荷、原料成分变化、超设计)的损伤模式及基于风险的检验细则按实际情况确定。5.5 检验过程中发现的损伤模式,检验人员应根据检验范围和损伤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扩检,是否需要拆除覆盖层进行复检、确认。检验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按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处理。5.6 使用本标准时,可以直接由第8章找出对应的设备,对于第8章没有提到的设备,可以根据设备所处流程位置,在第7章中找出其损伤模式及部位,然后按照GB/T26610.2或GB/T30579选择基于损伤模式的检验方法。5.7 本标准并不等同于检验方案,实际检验方案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1.NG接收站基于损伤模式的检验内容按照本标准制定,以本标准规定的主要损伤模式为重点,兼顾次要损伤模式。对于本标准没有覆盖的检验内容,如基础、支撑结构、接地、接管及补强、表面状况、法兰接头、阀门等,参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规定进行。5.8 1.NG接收站RBI项目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遵守我国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6通用流程6. 1损伤模式确定按本标准及GB/T30579确定损伤模式。7. 2风险分析计算根据6.1确定的损伤模式,分别按照GB/T26610.4和GB/T26610.5的规定对1.NG接收站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等级的定量分析计算,按照GB/T26610.1的规定确定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风险。8. 3制定检验细则根据6.2风险分析计算结果,按照GB/T26610.2确定1.NG接收站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检验时间(或基于检验时间确定的检验范围)、检验类型,结合GB/T26610.2和本标准的要求确定检验方法和检验部位,依据具体风险评估报告确定检验比例。1.NG接收站中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可以在系统不停机的条件下进行。检验项目应包括资料审查、宏观检验、壁厚测定和安全附件检验。必要时还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埋藏缺陷检测、材料分析、强度校核、耐压试验等检验项目。7损伤模式分布9. 11.NG接卸工段a) 1.NG卸船管线: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b) BOG返回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c)码头保冷循环管线: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d)码头排液罐: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7. 21.NG存储工段a)与低压泵相连管线: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振动疲劳;b) BOG管线、放空管线、排放/溢流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7. 3BOG处理工段7.3. 1再冷凝器单元a)再冷凝器: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b)低压1.NG管线: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c) BOG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d)外输总管BOG返回线:大气腐蚀(无隔热层)。7. 3.2BOG低压压缩机单元a)低压排放罐: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b) BOG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大气腐蚀(有隔热层);c) BOG压缩机缓冲罐:大气腐蚀(有隔热层);d)低压1.NG管线: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e)BOG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f)与压缩机相连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振动疲劳。7.41.NG加压气化工段7.4.1 高压输送泵单元a) 1.NG管线: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振动疲劳;b) BOG去再冷凝器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振动疲劳;c) BOG去放空、火炬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d)高压输送泵泵筒: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振动疲劳。7. 4.2IFV单元a)与E-3壳程相连管线:大气腐蚀(无隔热层)、振动疲劳;b)高压天然气外输管线:大气腐蚀(无隔热层);c)高压1.NG进料管线: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d) E-2至E-3管线:热冲击、大气腐蚀(有隔热层)、冲刷、振动疲劳、汽蚀;e)气态丙烷线:大气腐蚀(无隔热层);f)液态丙烷线:冲刷、大气腐蚀(无隔热层)g) IFV气化器:汽蚀、大气腐蚀(有隔热层)、大气腐蚀(无隔热层)、冲刷、振动疲劳、冷却水腐蚀、微生物腐蚀;h) BOG去放空、火炬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7.4.3ORV单元a)高压1.NG进料管线: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b)高压天然气外输管线:大气腐蚀(无隔热层);c) BOG去放空、火炬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d) ORV气化器:冲刷、汽蚀、涂层失效、微生物腐蚀、冷却水腐蚀。7. 4.4SCV单元a)高压1.NG进料管线: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b)高压天然气外输管线、燃料气管线:大气腐蚀(无隔热层);c)BOG去放空、火炬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d)电加热器:大气腐蚀(无隔热层);e) SCV气化器:冲刷、汽蚀、冷却水腐蚀。7.5高压天然气输送工段a)BOG去压缩机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振动疲劳;b)高压天然气外输管线、燃料气管线:大气腐蚀(无隔热层)、振动疲劳;c)缓冲罐:大气腐蚀(无隔热层);7. 6NG计量及外输工段管线:大气腐蚀(无隔热层);7.7 1.NG装车/船工段a)BOG去放空、火炬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b)低压1.NG管线、1.NG排放、溢流管线:冲刷、大气腐蚀(有隔热层):7.8 火炬工段a)BOG管线:大气腐蚀(有隔热层):b)燃料气管线:大气腐蚀(无隔热层);c)火炬分液罐:大气腐蚀(有隔热层);7.9 1.NG接收站工艺流程及损伤模式流程分布1.NG接收站工艺流程参见附录A,1.NG接收站损伤模式流程分布图参见附录Be8基于风险的检验细则1.NG接收站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推荐的检验时间(或基于检验时间确定的检验范围)、检验类型及选择原则和检验方法等依据第9章确定,1.NG接收站典型设备基于损伤模式的推荐检验方法和检验部位见表1表8o表1卸料总管推荐的检验方法序号常用材料匕要损伤模式次要损伤模式失效部位检验方法备注停机外部检验在线检验1S30403冲刷内表主要损伤模式次要损伤模式主要损伤模式次要损伤模式在线红外热成像检测温度异常部位面-脉冲涡流或瞬变电磁检测-表2BOG总管推荐的检验方法序号常用材料主要损伤模式次要损伤模式失效部位检验方法备注停机外部检验在线检验S31603S30403大气腐蚀(有隔热层)外表面主要损伤模式次要损伤模式主要损伤模式次要损伤模式在线红外热成像检测温度异常部位1-脉冲涡流或瞬变电磁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表3高压天然气外输管线推荐的检验方法序号常用材料主要损伤模式次要损伤模式失效部位检2睑方法备注停机外部检验在线检验120S31603A333Gr6大气腐蚀(无隔热层)振动疲劳外表面主要损伤模式次要损伤模式主要损伤模式次要损伤模式重点关注气化器出口部位目视检测和纵波超声检测表面无损检测电磁超声或脉冲涡流检测或超声导波横波超声检测或表面无损检测表4BOG压缩机出入口管线推荐的检验方法序号常用材料主要损伤模式次要损伤模式失效部位检验方法备注停机外部检验在线检验大气腐主要损伤模式次要损伤模式主要损伤模式次要损伤模式在线红外1S31603S30403蚀(有隔热层)振动疲劳外表面目视检测和纵波超声检测表面无损检测脉冲涡流或瞬变电磁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注意事项

    本文(LNG 接收站基于风险的检验细则.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