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篇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心得体会研讨发言.docx
-
资源ID:1091653
资源大小:27.1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9篇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心得体会研讨发言.docx
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根据省院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的部署安排,现围绕“学党纪、明规矩、强党性”主题进行交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三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充分释放出以严明纪律管党治党的鲜明信号,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中,明确指出要“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加强纪律教育,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着力解决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党的纪律是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保证全党行动一致而要求党员必须遵守的各项规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和政治品格。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知敬畏、存戒慎,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把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决守住纪律“底线”,不踩法律“红线”。一要知敬畏,淡泊名利之心。中庸有言:“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古人也说,“畏则不敢肆而德已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心怀敬畏,不仅是人生态度,更是人生智慧。知敬畏不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是人为地把讲规矩和有作为对立起来,而是要敬畏人民、敬畏事业、敬畏法纪,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抵腐定力,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也是行为的界限,对党员干部而言,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永葆政治本色。二要知边界,强化自我修养。边界感是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素质、思想修养的必修课程。要对照条例规定,时时事事处处保持清醒和自律,知道哪些话是不该说的,哪些人是不能交的,哪事是不应做的。“天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一个人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保持戒慎之心,否则,就很容易思想出格、言行出轨、败事致祸。党员干部要涵养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学好党纪这门必修课,正心修身、心存戒慎、谨言慎行,时刻保持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免疫力,在面对各种“糖衣炮弹”时不乱方寸。行有所止、行有所规,才能识荣辱明得失知进退,在人生道路中行稳致远。三要守底线,保持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作为党员干部,首先要守得住法律底线。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其次要守得住纪律底线。既要学好党章党纪,更要用好党章党纪,把党章党纪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检察工作中,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坚守纪律底线,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最后要守得住道德底线。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慎重对待朋友交往,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讲操守、重品行。既向高线看齐,又把底线守住,时刻保持行动自觉。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守纪律讲规矩,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途径。下一步,我将自觉投身学习教育活动中,认真钻研、学深学透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准确把握“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既知其言又知其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身体力行做好表率,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纪律作风和履职水平。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各位领导:大家好,根据工作安排,今天我很荣幸在此和大家交流探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下面,我将就如何坚守政治纪律,严守组织纪律,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与大家交流最近的学习体会。一、深化对条例中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理解(一)新修订条例的内容与特点。俗话说: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我近期认真学习、研读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重点学习了第六章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第七章对违反组织纪律的处分。通过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新旧对照学,结合实际学,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条例深入思考,进一步加深了对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认识理解,其中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此次修改的条例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监督更紧,体现出我们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勇毅担当,又更加符合工作实际、符合推动发展需要。新修订的条例共158条,与原条例相比,新增16条,修改76条,其中:政治纪律28条,增写2条,修改12条,新增和修改条款数在六项纪律中居于首位。组织纪律17条,增写2条,修改5条,充分彰显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面对这些“硬杠杠”“铁规矩”,党员干部要找准自身定位,严格遵循条例要求,服从组织安排,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和纪律规矩,守住底线、不碰红线。(二)深刻领悟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重要意义。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井冈山时期,毛主席定了个规矩:连以上单位晚上办公、开会只用一盏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不办公、不开会时则不用灯。平时,每个连部只留一盏灯,只用一根灯芯,以备急用。按照规矩,毛主席晚上点灯可用三根灯芯,可他坚持只用一根灯芯,警卫员悄悄加上两根灯芯,可毛主席总是默默地挑开两根,这就是共产党人的纪律意识和纪律自觉。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的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创立了“第一军规”,当时叫“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提出要“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二可见我们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一个重要法宝是靠纪律管党。我们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它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和管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就严明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作了系统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对党的纪律建设提出了严峻考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加强纪律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的六项纪律中,政治纪律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是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是党的其他纪律的根本引领。我们党的发展历程证明,如果一个政党政治纪律不严明,允许党的组织和其重要干部在政治主张、政策主张上各有一套、我行我素,纵容党员在政治上行动上与党离心离德、为所欲为,那么这个政党就不可能有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在政治上就难有作为,必然会走向分崩离析。这就要求党员要增强学习条例的动力,不断坚定信念,打牢思想基础,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我们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强化组织观念,党组织才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无往而不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就要求每名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以身作则守纪律、讲规矩,始终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助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二、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在政治纪律方面。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斗争精神不够强。我们有些党员对政治纪律内涵认识不够清、了解不够全、把握不够准。对网络上和生活中的错误言论不能够旗帜鲜明地批判,斗争意识不够强、斗争手段不够多,对政治纪律的特殊要求理解偏颇,把行动上不出格等同于政治上合格,认为“过去没有做违反政治纪律的事、没有说过违反政治纪律的话,等同于今后也不会有”的模糊认识。因此,2024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要求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规范网络行为,促进形成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二是执行政治纪律不够严。对执行政治纪律讲得多、抓得少,把行动上不出格等同于政治上合格,用行动一致代替思想一致。比如,在落实和执行市委、市府决策部署时,存在思维狭隘和观念模糊等问题,习惯于考虑自己“一亩三分地”,偶尔做“选择题”、拨“小算盘”,没有从系统发展大局进行统筹考虑,导致上级有些工作落实不到位,这实质上是政治敏锐性不高、大局观淡薄的表现。三是思想认识不够深。对党的政治纪律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没有完全弄明白具体的要求。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不够强,对条例认识上面还存在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本上是因为对党的政治纪律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执行不力,对条例认识还不足,没有真正从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二)在组织纪律方面。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党员角色的认同有偏差。在开展基层党建'两随机”时也发现,部分党员都能够按照规定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及时开展理论学习,但是在互相批评中存在避重就轻的现象。例如,在组织生活会中,对其他同志开展批评时,存在只讲小问题的现象,总是碍于情面,没有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弱化的表现。二是对组织的态度有偏差。有时想组织的事较少,想个人的事情较多,组织观念不够强,工作中有时办事拖沓、效率不高,同时在执行制度上原则性不够强,存在畏难情绪,遇到得罪人的情况,对制度执行不严,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就在人情和原则之间打擦边球,有意回避。三是执行组织纪律有偏差。对党内一些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讲、会后乱讲等无组织无纪律的自由主义行为,以及有损团结的言行,批评不够、制止不力。在一些公共场合说话办事较为随意,组织纪律观念不够强,没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本上是因为对党的组织纪律理解不深、执行不够,没有深刻认识到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是党性修养的关键。三、结合工作实际,坚守政治纪律,严守组织纪律(一)坚持党的领导,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党的纪律生命力在于执行,权威性也在于执行,只有严明党的纪律,党组织才有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保持党的纯洁性。我们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抵制糖衣炮弹的攻击、灯红酒绿的考验,筑牢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道德防线。在我们国资国企系统,要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持续扎实推进清廉企业建设,全面深化各项专项治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决心抓各项整治工作落实,做到“参与对象无死角、排查问题大起底、整改落实真见效”,清除阻碍企业健康发展的顽瘴痼疾,营造心齐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二)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条例坚持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一体推进锤炼党性、纯洁党风、严明党纪,持续放大标本兼治的综合效能,充分发挥政治引领、督促落实、监督保障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促进形成说实话、办实事、守纪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条例也对党员干部的言行列出了负面清单,作为党员干部,要恪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要求,持续改进作风,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体现担当作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三)坚持队伍建设,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一个人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戒慎恐惧之心,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