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信息工作的经验交流发言.docx
关于做好信息工作的经验交流发言信息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敏锐性,善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样才能准确处理信息,有效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近年来,我们特别注重在捕捉信息上下功夫,收集、挖掘和整理上报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服务领导决策提供了有效服务,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途径,发挥着“情报站”、“显示屏”、“晴雨表”、“预警器”的作用。要提高信息的“含金量”,让信息可读、耐读,就要在立意、站位和品位上下苦功。一是立意高。“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作为信息“统帅”的立意,决定了一篇信息的优劣。那么信息该如何立意呢?首先要有大局意识,要紧跟形势发展,及时传达领导对工作的最新指示和最新要求,迅速反映工作的最新动向和最新进展,准确捕捉上级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要求信息员平时精心研读领导重要讲话和上级重要文件,每天收看新闻、浏览党报党刊,及时把握政策导向,并结合实际遴选出有价值的信息题材。一要准确。信息的主题必须突出,观点必须鲜明,好比一个书法家在下笔时,就要想到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只有定位准确,方能做到胸中有数、意在笔先。也只有主题思想突出,才能为下一步收集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提供依据。二要新颖。长期从事信息写作的人员,容易陷入“模式化”的怪圈,写出来的信息缺乏个性。因此,在考虑问题时要有全新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对于普遍性工作要善于发现特色,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具有探索性、突破性、典型性和实效性的做法和经验,而不要拾人牙慧、千篇一律。三要深刻。鲁迅先生曾说:“抓住一点,深深开掘。”同样,写信息也要围绕一个“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发掘,然后进行去伪存真的筛选,由表及里的归纳,从而提炼出具有全局性、典型性和前瞻性的高质量信息。二是站位高。写信息要善于宏观把握,从全局出发,站在领导的角度观察、认识和分析问题,力求所写信息能触领导最敏感的“神经”。我们要求信息员加强基层调研,变坐在办公室等信息、编信息为深入基层找信息、挖信息。一要有敏锐性。要做好信息工作,必须视野宽广,嗅觉灵敏,可通过阅读党报党刊、参加会议、阅读文件、调查研究等途径,及时掌握组织工作特别是基层一线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情况,把推进工作的成效总结出来,体现出来,真正做到为领导把握全局、科学决策服务。二要有前瞻性。对正在开展的工作,要及时发现和捕捉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即将开展的工作,要及时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迅速收集反映,供领导参考。同时,要注意把握领导工作的节奏,走在领导决策之前,做到“言当其时”,而不是“事后诸葛”。三要有全局性。为大局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是信息工作的出发点。要善于站在地区、全省甚至更高的高度去看问题,牢牢抓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只有这样,撰写的信息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不会偏离中心。三是品位高。一篇高质量的信息要有均衡的布局、深刻的内涵、简洁的语言,要令人百看不厌。围绕工作自身业务选取信息题材是扩大信息来源和提升信息价值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求信息员注重从工作创新中挖掘特色信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不断提高信息质量。一要简约。写信息应力图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要善于运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对比分析、点面结合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加工和提炼,达到“句无可削、字不得减”的境界,做到言简意赅。二要真实。“真实是信息的生命”。我们所搜集的信息必须是客观真实的,在分析问题时要实事求是,真正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夸大、不掩饰、不失真,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三要生动。撰写组工信息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稿件只能是一些枯燥的概念、术语的罗列。信息要让人爱看,可以多举一些具体鲜活的事例,多引用一些干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做到不呆板、不沉闷,让人读起来感到勃勃有生气。“扎实做好以案促改工作,不断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学习研讨发言材料6名领导干部在参加全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期间违规聚餐饮酒,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罔顾中央三令五申顶风违纪的典型,性质十分严重、影响极其恶劣,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青海的形象,损害了全省党员干部的形象。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论述,深刻汲取*等6名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反面典型的惨痛教训,时刻保持以案为鉴的思想自觉,把推进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紧密结合即将开始的学习贯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抓住要点、强化落实,推动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6名干部教训是深刻的,他们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是他理想淡化,信念滑坡,人生目标转向;自作聪明,自我放纵,惘视党性修养,人品官德。这一犯罪案例告诫我们,领导干部时刻都不能忘记自己永远都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领导干部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通过此次动员部署会精神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更应该从这一案例中吸取教训,认真进行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防线在心,廉洁自律成自觉。腐败案件最深刻的警示,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近年来,我们所查处的腐败案件发人深省,总结的腐败教训也令人深思,让我们从中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得到了深刻的警醒。反腐倡廉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滋生腐败最先突破的是廉洁自律这道防线,保持清廉必须固守的是廉洁自律这条底线。要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廉洁自律是一项长期的思想作风建设,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它的效力在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要求,作为一种工作能力来培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特别是在面对诱惑、陷阱时,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警钟长鸣,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则,在行动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务必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二、严谨恪守,时刻对照常修正。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不仅是一种思想境界,而且是一种责任要求,是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来切实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存在着腐败的风险。尤其是领导干部始终处于腐蚀与反腐蚀考验的前沿,职位越高风险越高,权力越大风险越大。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将8个方面的禁止细化为52个不准,强调党员干部首先要廉洁自律。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廉政准则既是明晰的规定、检验的标尺,也是引导的手段、保证的条件。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经常认真地看一看以启发自觉,深入地想一想以反思自省,仔细地查一查以对照自纠,真正做到持之为明镜、内化为意识、升华为信条。三、诚实守信,为善为民树形象。古人云:可以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高尚的道德修养,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非权力的影响力,一种不威而严、不令而行的人格魅力,一种宽宏大度、虚怀若谷的胸襟,一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诚信。作为党员干部,绝不能一面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背地里却干着损坏国家形象、不利于人民的事情,领导干部如果不能诚实待人,就会使同志间互不信任、关系紧张,进而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诚信是铸就领导干部人格魅力的重要基石,也是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树立威望的前提条件。讲诚信,就是要做到表里如一,心胸坦荡。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对党忠诚,待人诚恳,光明磊落。四、知德修德,务实重干利长远。为官要有德,修德尤为重。修德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做人可以一生无仕,做官不能一日无德官德是各级领导干部立身之本。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修德是端正党风巩固政权地位的需要,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需要,也是推动工作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起码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是官德的核心。领导干部要心里想着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务实”是官德的基础。唯有务实,才能扎扎实实为民办事,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清廉”是官德的要求。党员干部要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如何修德,一是做到自重。要常想自己肩负的责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上的清醒,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二是做到自省。要结合自己工作生活实际,以道德修养的标准和行为规范为镜子,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灵魂和行为举止,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三是做到自警。要经常把自己的道德修养置于监督之下,常想牢狱之灾,做到警钟长呜。四是做到自励。要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勇于探索,奋斗不止,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切实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