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的心得体会交流发言三篇.docx
-
资源ID:1125003
资源大小:9.9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的心得体会交流发言三篇.docx
“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廉不廉,贪不贪,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选择。“身边人身边事”廉政警示教育馆里,一件件感人至深的故事中,一个个令人警醒的案例里,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一清正廉洁和违纪违法没有天然的鸿沟,有的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选择了清正廉洁,就选择了幸福;陷入了贪欲堕落,势必走向歧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这次廉政警示教育活动,让我从中得到了既沉重又非常深刻的启示。作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代表着人大机关的形象,我会进一步警醒自己,告诫自己、反思自己,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以案为鉴、以案肃纪,要处处讲政治,时时讲纪律,履职尽责严格遵守执行党规党纪、法纪政纪,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到清正廉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员本色,坚持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服务、对事业的追求,主动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自己的识别能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改造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做好政治坚定的明白人,确保对党绝对忠诚的坚定政治品格。“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打“虎”拍“蝇”一刻不停警示教育片触目惊心、发人深省。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我将切实以案为鉴,不当看客、不做过客,具体做好以下三点:一是紧绷思想之弦。“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如果一名党员干部不能在思想上做到知足、知畏、知止,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犯错误、栽跟头。为此,我将时刻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加强党性修养、站稳人民立场,坚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谨慎工作之责。“片中人”作为曾经的“身边人”,警醒着我们台上和台下只有一步之遥,贪欲和自律也只是一念之差。为此,我将始终秉持“讲原则讲党性,不讲面子不徇私情”的观念,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中推却每一顿“别有用心”的饭、拒绝每一杯“藏有私心”的酒。三是从严作风之要。“只有把歪风邪气压下去,党的作风才能硬起来”,作为基层一线领导干部,我将聚焦全县“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作风提升年主题,切实将“拼”的精神体现到长均的方方面面,让混吃等喝的现象在长均没有市场,让怕慢假庸散的行为在长均没有土壤,真正让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近日,我院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接受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通过观看典型案例,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坚决态度,无论任何人,无论以前为党和人民做了多少有益的事,只要腐化堕落,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党纪学习谈几点体会:一是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拒腐防变能力。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作为一名法院干警,只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才能提高自身党性修养,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从思想深处筑起党纪国法和道德意识防线。二是强化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排忧解难的需要。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种种诱惑,不断增强主动接受监督意识,始终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以实际行动交出为党履职、为民尽责的满意答卷。三是坚守勤政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做人民的公仆。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知深浅、明是非、僮廉耻、知轻重,吸取他人教训,常怀敬畏之心,常照清廉之镜,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