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在以工代赈工作推进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 资源ID:1127899       资源大小:10.7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在以工代赈工作推进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在以工代赈工作推进会议上的交流发言近几年以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守“赈”的初心、发挥“赈”的实效,紧密围绕群众就业增收,在谋项目、找群众、抓统筹、强指导、重实效上一直不间断发力、久久为功,走出了一条“以工代赈”助力“强村富民”新路径。一、加强组织领导强推进,干事氛围越来越浓。第一个是建强领导机制。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县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发改、财政、交通等15个重点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组成的县级以工代赈沟通协调机制,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以工代赈项目储备、建设调度等每一项重点工作,以强有力的领导机制保证以工代赈工作落地落实、见行见效。第二个是夯实要素保障。做好人员保障,成立县以工代赈项目服务中心,为县发改局所属事业机构,核定事业编制2名,设主任1名,并及时配备到位。做好资金保障,2023年以来,共力争以工代赈项目9个,县级财政安排以工代赈配套资金338.8万元。做好用工保障,出台县劳务工作站建设落地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组织难、培训难、管理难等问题,为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强化协调联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靠前指挥,2023年以来,先后3次专项调研督查。全县各级各部门扛牢责任、密切配合、联动发力,县以工代赈项目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常态化开展政策解读、项目落地实施、资金管理等方面督促指导。各乡镇1街道)切实履行项目业主主体责任,制定落地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2023年以来,共召开以工代赈专项会议9次、调度会11次、业务培训会6次。二、抓实项目推进稳增收,项目质量越来越优。第一个是项目谋划科学精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和群众会,提出项目支持产业,研究建设具体内容,商讨施工组织方式、利益联结模式等。组建项目评审专家组,实行一项目一审查,通过“实地走访+审查文本”相结合的方式,对申报项目可行性、必要性、效益分析等进行全面审查论证。征求政府决策意见,撰写项目决策评估报告,由发改、财政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出具项目综合评估意见,并通过县政府审核查验。2023年以来,全县谋划以工代贩专项资金项目28个,总投资13329万元,拟力争以工代赈资金10243万元。已成功申报以工代赈项目9个,力争以工代赈专项资金5555万元。第二个是项目落地实施规范严格。制定刊载印发县以工代赈指导手册(试行),制作以工代赈项目落地实施流程图,对以工代赈项目落地实施各环节作出明确指导。推行“433”公开公示模式,定期公示项目情况、财务收支、工分积分、劳务报酬“4项内容”;认真严格执行县、乡、村“3级公开”,通过政府门户网、镇、村公示栏、设立公示牌“3个载体”公示,让项目建设在阳光下推进。推行一个项目一个监督组、一个微信管理群、一幅进度图、一个意见箱“四个一”监督管理体系,有力力保项目落地实施规范有序。三是项目管护及时高效。项目建成后及时开展资产确权并报发改部门备案后移交给村级管理,明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并将资产委托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管理。同时要求项目收益企业作出固定资产维护承诺书,力保项目管护不缺位、赈济作用一直不间断发挥。抓实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以工代赈项目健全的配套设施,以落地实施“强村富民”三年行动为抓手,不间断壮大项目支持产业。县X镇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后,带动当地群众就业1679人次,人均150元/天,发放务工报酬25余万元,茶叶增收80余万元。三、突出服务惠民显实效,赈济效应越来越好。第一个是出台政策支持。加强推广以工代赈政策支持,在全省率先刊载印发关于在政府投资项目和民间投资项目中大力落地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工作方案,编制了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八大领域用工环节指导目录,分类明确最低劳务报酬占比和县域内劳务报酬占比,进一步规范劳务组织管理和劳务发放。2023年,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重点工程项目共9个,完成投资8993.88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务工1757人,发放劳务报酬1469.63万元,劳务报酬占比达到16.34%,人均增收0.84万元,其中“四类人员”参与务工308人,人均增收0.43万元。第二个是积极发动群众。项目建设时坚持“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原则,积极引导疏通动员条件适合、意愿强烈的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易地搬迁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四类人员”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并结合群众务工意愿与项目用工需求,采用“以工代训”的方式,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及安全文明施工培训,有力提升群众技能水平,让“力工”变“技工”“零工”变“常工”,实现“鱼”“渔”双授、“志”,智”双扶。2024年,县X村生态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人居环境整治)以工代赈项目带动群众45人(脱贫户12人)就业。三是保障群众增收。严把工程进度资金拨付和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力保群众务工报酬准点按时足额发放。突出群众收益,建立完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折资入股龙头企业所得收益按631比例进行分配,其中3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用于建设公共设施、发展公共事业等,60$按实际情况分配绐全村“四类人员”,1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县2021年第二批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已初步见效,2023年,参与分红群众396人分红&64万元。其中,一二类群体32人分红348元,其余人均分红207元。

    注意事项

    本文(在以工代赈工作推进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