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征求稿).docx

    • 资源ID:118427       资源大小:27.9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征求稿).docx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XXXX-2022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reasonableconstructionoftillagelayerinwhea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杨凌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东、林祥、赵建兴、王威雁、李军、杨林、王瑞、杨静。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话:029-87082854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邰城路3号邮编:712100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旱地(雨养)和水浇地小麦合理耕层构建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旱地和水浇地麦田的土壤耕作与培肥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675.2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机GB/T24675.6保护性耕作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机GB/T20089/IS08910土壤耕作机械锌式犁工作部件词汇NY525有机肥料NY/T1121.1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1121.22土壤检测第22部分: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环刀法NY/T1334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SL364土壤端情监测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联合耕播Integratedtillageandsowing通过多功能农业机械,一次机械作业就能完成旋耕、深松、镇压等土壤耕作及施肥和播种的各项操作,也可称为耕播一体化。4. 2土壤相对含水率Relativesoilmoisture是指土壤质量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比。4雨养麦田4.1 前茬处理4.1.1 前茬秸秆粉碎还田,小麦留茬高度小于15cm,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15Cnb粉碎长度合格率290%;玉米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10cm,粉碎长度合格率290机4.1.2 粉碎后的前茬秸秆均匀抛撒,覆盖地表,抛撒不均匀率W20%。5. 2夏季休闲小麦播种之前保持地表秸秆覆盖,蓄水保墙、减少碳排放;及时喷洒除草剂,防止杂草滋生。6. 3施有机肥可选用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于土壤耕作前均匀撒施于地表。腐熟农家肥应符合NY/T1334的规定,推荐施用量为15()00kghm222500kghm2;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525的规定,推荐施用量为2000kghr24000kghm2o7. 4耕作播种8. 4.1联合耕播4.4.1.1选用小麦联合精密耕播机沟播机型,一次进地完成播种沟灭茬、旋耕、深松、整平、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播后镇压等工序。4.4,1.2旋耕深度15cm;每隔两行小麦设一个深松施肥行,深松深度25cm;底肥条施于地表下8、16和24Cnl土层深处;底肥在三个土层分配的比例为1:2:1或1:2:3。4.4.1.3沟播规格:沟宽25cm、沟深8cm,垄宽18cm,沟内播种两行小麦,苗带宽度均为8cm,间距9c)o4.4.1.4耕层(0CnI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高于80%,不宜在播种后立即镇压,应及时覆土盖种,待地表以下ICnI2cm明显干燥后再行镇压。4.4.2分次耕播4.4.2.1没有小麦联合精密耕播机时,可采用传统的分次耕播方式。4.4,2.2分次耕播作业程序可选用以下两种:第一种分次耕播作业程序依次为:深松1遍、撒施化肥+旋耕1遍、旋耕1遍+播种+播后镇压;第二种分次耕播作业程序依次为:深松1遍、旋耕2遍、种肥同播、播后镇压。4.4.2.3旋耕深度15cm,深松深度25cm30cm,两个深松沟之间的间距40CnI50cm04. 4.2.4选用具有种肥同播功能的播种机播种时,每隔两行小麦在行间条施一行底肥,播种深度3Cm5Cnb施肥深度8cm10cm。5. 4.2.5耕层(OCln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大于等于80%时,不宜在播种后立即镇压,应及时覆土盖种,待地表以下ICrn2Cn)明显干燥后再行镇压。5灌溉麦田5.1 秸秆还田5.1.1 前茬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IoCn1;粉碎长度合格率29096;还田茎秆抛撒不均匀率W2O96;平均留茬高度W8cmo不得有漏切和秸秆堆积现象。秸秆量过大的地块,提倡将秸秆综合利用,部分回收与适量还田相结合。5.1.2 采用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应符合GB/T24675.6的规定。5.2 施有机肥可选用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于土壤耕作前均匀撒施于地表。腐熟农家肥应符合NY/T1334的规定,推荐施用量为15000kgh20000kghA商品有机肥应符合Y525的规定,推荐施用量为1500kgh?4500kghm2o5.3 耕前调墉5. 3.1前季作物腾茬早且0Cm2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率低于70%的麦田,应于土壤耕作前5d7d,灌小水调墙,灌水量一般为20?30而1建议采用微喷灌或喷灌设施实施灌溉。耕作前一周内预报有雨的应适当减少灌水量或不灌溉。6. 3.2如果耕作前时间充裕,亦可采用公式(1)计算灌水量(Lmm),并依量灌溉,调节土壤墙情。RlOXO.2XYO2X(FChO-2(9b02>(1)式中:I-灌水量(mm),Y0-20-0cm-20Cm土层土壤容重(gcm'),FCw-O-Zo0Cnl20Cm土层土壤田间持水率(%),Bro-200CnI20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率(%)0按照NY/T1121.1和NY/T1121.4规定的方法,用环刀采集麦田0Cnl20Cm土层的原状土壤样品,并分别按照NY/TH21.4和NY/T1121.22规定的方法测定土壤容重和田间持水率。按照NY/T1121.1和SL364规定的方法测定0Cm20CnI土层土壤质量含水率。6.1 联合耕播6.1.1 选用小麦联合精密耕播机平播机型,一次进地完成灭茬、旋耕、深松、整平、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播后镇压与耕糖保埔。6.1.2 旋耕深度15cm;每隔两行小麦设一个深松施肥行,深松深度25cm;底肥条施于地表下8、16和24Cnl土层深处;底肥在三个土层分配的比例为1:2:1或1:2:3。6.1.3 平播规格:采用等行距播种,苗带宽度8cm,间距13cm。6.1.4 耕层(0-2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率高于80%,不宜在播种后立即镇压,应及时覆土盖种,待地表以下Iem2Cm明显干燥后再行镇压。6.2 分次作业有序轮耕6.2.1 没有小麦联合精密耕播机时,可采用分次作业有序轮耕模式。6.2.2 隔年翻松6.2.3 .1一般每隔23年翻耕1次。翻耕深度20Cm25cm。土壤粘重、犁底层较坚实的地块,可采用隔2年翻耕1次再隔2年深松1次依次循环耕作的方式,深松深度30cm。5.5.2.2翻耕采用的锌式犁应符合GB/T20089/IS08910的规定。5.5.2.3深松采用的深松机应符合GB/T24675.2的规定。5.5.3旋耕耙压5.5.3.1用旋耕机旋耕2遍,旋耕深度15cm。旋耕后及时耙压或镇压,以破碎土块、压实表层土壤。5.5.3.2耕层土壤相对含水率大于75%时,不宜过度镇压,以免大幅降低土壤孔隙度,影响土壤透气性。5.5.4 种肥同播选用具有种肥同播功能的播种机播种,每隔两行小麦在行间条施一行底肥,播种深度35cm,施肥深度8-10cmo5.5.5 播后镇压1.1.1.1 1小麦播种机应具有播后镇压功能,耕层(OCnl20cm±层)土壤含水量低于80%时,播种后立即镇压;耕层土壤含水量大于等于80%时,不宜在播种后立即镇压,应及时覆土盖种,待地表以下ICn2CnI明显干燥后再行镇压。1.1.1.2 越冬前土壤悬松的麦田,应及时镇压,以保墙防冻。1.1.1.3 群体过大的麦田,除越冬前镇压外,还可于小麦返青期再次镇压,以起到保墙、控旺、促壮、防倒的作用。

    注意事项

    本文(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征求稿).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