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肠痈护理常规.docx

    • 资源ID:1184625       资源大小:9.6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肠痈护理常规.docx

    肠痈护理常规【定义、病因】肠痈是以热毒内聚,淤结肠中,而生痂成脓。多与饮食不节,饱食后急剧奔走或跌仆损伤、塞温不适、情志所伤等因素有关。【常见辨证分型、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I、湿热内蕴证初起上腹痛,或脐周疼痛,一般4-6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疼痛,痛处固定,压痛、反跳痛明显,伴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多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甚至高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治以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2、湿热未尽证闹尾炎术后,已矢气排便,腹痛已消失,但食欲不振,或有轻微恶心及口干,精神欠佳,手术切口轻微疼痛。舌质淡红,苔微黄腻,脉海或滑。治以清热化湿健脾,佐以行气活血。3、气滞血瘀证阑尾炎术后,已欠气排便,腹箱已消失,术后4-5天又出现轻微疼痛、腹胀等症状,严Iit者出现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舌质淡红,苔做黄,脉弦。治以行气活血,通腑。【病情观察要点】I、术前腹痛: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是否有压痛、反跳病,是否拒按。腹痛多起于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候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少数患者发病即右下腹捕。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痂或胀痛。同肠道反应:观察纳呆、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怙况.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主要有头痛、身软乏力、发热等。2、术后切口疼痛的性质、程度。体温变化情况有血浆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的变化。肛门推气、排便情况变化。【症状护理要点】1、疼痛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耳穴压丸,主穴:交感、神门等,配穴:三焦、皮质下、大肠等。术后腹带固定切口,指导患者咳嗽、打喷嚏时按压切口处。红外线或电磁波照射切口,以行气活血,减轻切口感疝,促进愈合。2、恶心、呕吐口含姜片、陈皮。耳穴压丸,主穴:神门、交感等,配穴:目、大肠、小肠等。穴位按压内关、外关、足三里等穴。3、发热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适着衣被。高热者予以温水或酒精擦浴。(3)也可针刺或穴位贴敷合谷、曲池等。4,腹泻密切观察措便的次数、大便的色、质、量变化。耳穴压丸,主穴:大肠等,配穴:脾、肾、小肠等。保持会阴部清洁、舒适,可用1:20五味黄连液行会阴护理,避免皮炎发生。【饮食护理要点】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燥热、肥腻、煎炸之品。湿热内维证宜食消热利湿之品,如冬瓜、百合、绿豆粥、鲜藕汁等。湿热未尽证宜健脾化湿之品,如冬瓜、山药、葱仁、大枣等。气滞血瘀证宜食行气活血之品,如山楂、错、金橘等。【中药使用护理要点】I,口服中药口服中药时,应与西药间隔30-60分钟左右。清热解毒中药每日3次,每次1.m1.宜饭前30-60分钟温服或凉服,用药后观察体温是否下降、腹痛是否减轻。服用行气活血中药每日3次,每次100m1.宜饭前3360分钟温热服用,腹痂是否减轻。2、外用中药承气灌肠液灌肠:宜在下午或晚间进行,给药前排空二便,取右侧卧位,憎部抬高IOcm,肛管插入1.5-2(km,药液温度39-41C,量少于200m1.,徐徐灌入,灌肠后保留60分钟以上。中药海渍:中药七消散或大蒜芒硝外敷右下腹包块处,纱布或油纱大小、厚薄适中、药物均匀涂抹,固定适宜。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和包块大小情况,避免化学性烧伤的发生。操作中注意保暧和隐私保护。【健康宣教】I、饮食饮食有节,宜进食清淡易消化之物,忌食生冷之品.2、活动术后尽早下床活动,避免肠粘连,术后三月避免重体力劳动。3、生活起居避免饭后剧烈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4、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剌激。5,定期豆诊遵医嘱定期复查。如切口疼痛、渗液,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就诊.

    注意事项

    本文(肠痈护理常规.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