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孙承宗《渔家》原文赏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
资源ID:1186893
资源大小:8.3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4孙承宗《渔家》原文赏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孙承宗渔家原文赏析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湖。画家不解渔家苦,好4乍寒江钓雪图。【赏析】自从柳宗元写出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后,画家们常常以渔翁入画,而形象大都不出柳诗所写的范畴。如五代赵干有江行初雪图卷、宋代王诜有渔村小雪图卷、明代朱端有钓雪图轴等,即著名的画例.因为柳宗元诗本身就是寓言身世之作,并不客观反映渔民一般的生活情况,所以“寒江钓雪图"也大都反映文人的审美情趣,而并不反映渔民苦乐.孙承宗这篇论画之作便是有感而发,批评文人画中脱离现实的倾向."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两句勾勒了一幅很现实的渔家冬景.因为地冻天寒,渔民为生计很早就起身撑船,手指僵直,提篙很费劲,不得不频频向手心呵气取暖,侵晓的残月,将余晖洒了一船,明晃晃的.仔细一看,原来船身已覆盖了一层雪,出于脚踏缘故,已经斑驳模陶了。这幅图景很典型,可以窥斑见豹,反映出渔民的辛苦.它本身也饶有画意.背景仍是"江雪",人物仍是“渔翁",但趣味完全不同。可以想象,如果某位画家照孙承宗的构思画一幅"江雪"什么的,准不错.可偏编没有这样做,其原因何在呢?"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雷图,"这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作家的思想生活与渔家隔膜.由于不深入生活,他们也就不了解渔民的思想感情。和古代田园诗人常犯的毛病一样,用自己的主观情趣取代对象实际具有的情感,就像鲁迅在风波中讽刺的,明明是很清苦忙碌的农村图景,"河里驶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W是田家乐啊!"一是作家在艺术上的偷懒,照抄前人的构思,实际上成为一种投机取巧.柳宗元江雪以寓言为象征,写个人孤傲的品格,实在不坏。第一个想至腰将他的诗意作成画卷的,也不坏.但如果天长日久,你画我也画,最后必然陈陈相因,如同印版.这就必然导致艺术上的衰落。以上两种弊端,都是艺术创作的致命弱点。拯之只有一法,深入生活,改造思想,更新艺术"应解渔家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