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带状疱疹病理、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要点.docx

    • 资源ID:1195983       资源大小:10.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带状疱疹病理、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要点.docx

    临床带状疱疹病理、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要点概述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人体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以皮肤损害为主的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临床特征为沿身体单侧体表神经分布的相应皮肤区域出现呈带状的成簇水疱,伴有局部剧烈疼痛。病原学及流行病学传染源: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传播途径: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宜接接触传播,主要是婴幼儿期患水痘后病毒潜伏性感染的再激活。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带状疱疹痊愈后仍可复发。发病机制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部分患者病毒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当免疫功能下降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复制,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生炎症,引起相应节段的皮肤出现疱疹和疼痛。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临床表现起病初期:低热、全身不适,随后出现局部皮肤灼痒、疼痛或感觉异常。1-3天后:沿神经分布区域出现成簇的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为水疱,疱疹呈带状排列,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带状疱疹一般3天左右转为疱疤,1周内干涸,10-12天结痂,2-3周脱痂,疼痛消失,不留瘢痕。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病程可延长。带状疱疹可发生于任何感觉神经分布区,以脊神经胸段最常见,皮疹部位常见于胸部、腰部和面部,多为一侧性,很少超过躯体中线。轻者可仅有节段性神经疼痛,重型常见于免疫功能缺损者或恶性肿瘤患者,还可发生播散性带状疱疹。并发症PHN(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最常见的并发症,定义为出现皮疹后持续超过90d的疼痛,发生率为5%-30%,多见于高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扩大,疼痛性质多样,可干扰患者生活,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其他并发症:眼带状疱疹可并发角膜穿孔、眼部炎症等,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耳带状疱疹可并发味觉改变、听力异常和眩量;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无菌性脑膜炎、脑白质病等:重度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易发生播散型带状疱疹和内脏损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血清学检查:常用膈联免疫吸附法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但可与单纯疱疹病毒发生交叉反应而成假阳性。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抗原检查和核酸检测,其中核酸检测是敏感、快速的早期诊断方法。当出现带状疱疹脑炎等并发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有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典型患者根据单侧、呈带状排列的疱疹和伴有神经痛,诊断多无困难;典型病例有赖于实验室检爸。鉴别诊断有时须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常反夏发生,分布无规律,疼痛不明显。前驱期无皮损仅有疼痛时诊断较困难,应告知患者有发生带状疱疹的可能并密切观察,通过疼痛性质及与咳嗽、进食、排尿等无美的特点排除其他疾病。头面部、胸部、腹部带状疱疹需分别与相关疾病鉴别,皮损不典型时需与多种皮肤病鉴别,鉴别有困难者可进行影像学检查。治疗该病系自限性疾病,治疗原则为止痛、抗病毒和预防继发感染等。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包括患者年龄50岁、病变部位头颈部、妪于或四肢严重的疱疹、有免疫缺陷患者、出现严重的特异性皮炎或严重的湿疹等,可选用阿昔洛韦等药物。对症治疗:疱疹局部可用阿昔洛韦乳剂涂抹,神经疼痛剧烈者给予镇痛药,保持皮损处清洁防止继发细菌感染。预防一般措施:带状疱疹患者应采取接触隔离措施,水痘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播散性带状疱疹患者还应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直至皮损全部结痂。接种疫苗:疫苗类型:减毒活疫苗(ZV1.,ZostavaxQ和重组亚单位疫苗(RZV,Shingrix®)RZV疫苗在我国的情况:2020年6月上市,推荐50岁及以上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接种,成分包括重组VZVgE抗原和ASO1.B佐剂系统,采用两剂间隔2-6个月肌内注射方式,激发gE特异性抗体和CD4+T细胞发挥保护作用。RZV疫苗的效力:10年随访研究显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大幅提高,IH期临床研究表明对预防带状疱疹和PHN有较高效力。疫苗接种禁忌:对疫苗成分过敏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严重过敏者,正在发热者、患急性疾病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患者。RZV在我国的性质:非免疫规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接种部位疼痛、疲劳、寒战、发热等反应。建议:接种前充分告知,知情同意后自愿接种。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带状疱疹病理、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