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临帖为什么我写字比原碑更丰腴∣金碧相晖.docx
-
资源ID:1215759
资源大小:234.8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成宫》临帖为什么我写字比原碑更丰腴∣金碧相晖.docx
九成宫碑临帖经验谈,为什么我写字比原碑更丰腴I金碧相晖原创2023-02-1915:17晋公子金从结构上来说,“金”字有两个宽度梯次:两条红线的间距标明了第一个宽度梯次,而两条绿线的间距则标明了第二个宽度梯次。为了要营造出瘦硬清健的视觉效果,必须拉大这两个宽度梯次的长短对比,换句话说,绿线标注的宽度梯次要尽量写得案一点、窄一点,否则这种对比是不容易凸显出来的。“碧”字同样要注意宽窄梯次的对比,只不过,它的所谓“宽”是由“石”的一撇来体现的。从我临写这个字的体会来说,其实另有一个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因为“石”上的“玉”和“白”笔画相对更多而把它们写得更长。这样一来,会导致这个字的腰线下移。身长而腿短,就弊是个人,这副身材也不会好看的。而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汉字的审美也与此如出一辙。相如果说“金”和“碧”的结字凸显了欧阳询楷书的“瘦”,那么,这个“相”字无疑就凸显了它的“长”。怎么凸显?我们仍借图示来表明:附上我临写的“相”字:晖之前有些朋友读过我写的“九成宫碑日课”专栏之后,总觉得我的笔画比起拓片上的字要更丰腴,因而疑心我其实是用颜楷的底子来临九成宫碑。实话实说,我是写过颜楷的。但那是儿时发蒙做过的功课,距离今天已有30年的光景。若说那时打下的基础(如果那也算是个基础的话)宜到今天还在潜移默化地对我发生作用,至少我自己是不相信的。我写九成宫要比原碑更厚、更重,这是事实,我也承认的.但我认为这主要是书写工具和书写尺寸造成的O照唐人的习惯,写字是用硬亳笔的。而我们熟知的大多数硬亮-一紫冬、狼电、鼠须等等,都做不了大笔,写不了大字。所以九成宫碑原石上的字,其实只有铜钱大小。但是今天临写九成宫碑的人己经很少写这么小的尺寸了。要把尺寸放大,甚至放得很大,那不可避免地要更换文房器.而自清代以来,为了适应书写尺寸日益放大而采用的羊亳笔(软毫)和生宣纸,用这两样东西写出来的大字,效果当然和原碑不同一一俗话说,要想大字好,黑多白的少呀!有些当代名家比如孙晓云女士曾说,临帖最好与作者用相同或者相似的文房器,按照原大来临写。或许这样的经验对一部分人很奏效,但在我身上却不见多少积极的作用。所以文中的插图,是我挑了一支口径1.7公分、出锋6.8公分的纯羊生笔,在半生熟的宣纸上写成的。每个字的尺寸大概在12公分左右。以上,算是我对朋友们近期疑问所做的一点解释。THEEND文字I晋公子排版I奶油小肚肚图片I九成宫碑&晋公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