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docx
小班幼儿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小班幼儿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通用22篇)小班幼儿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2,喜欢参与游戏,体骁打击乐带来的乐趣。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难点:拍准节奏型,表现出节奏的强筋。活动准备:大雨和小雨演奏图谱一份、铃鼓9个碰铃9对、教棒1根、磁带及录音机活动过程:(一)、倾听大雨小雨的音乐,感受雨声的强弱。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们来仔细的听一听,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1,播放音乐一遍,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教:好听的歌曲唱完了,谁能告诉卢老师2、提问:(D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幼:大雨小雨)(2)大雨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哗一一啦;哗一啦)(3)小雨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滴滴答答)(4)小雨和大雨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教师小结:大雨的声音“哗啦、哗啦”,听上去很大声,很响亮;小雨的声音“滴滴、答答"听上去轻轻的、小小的。(二)、教师引出基础游戏,示范玩法,并请幼儿游戏。1,出示图谙,引导幼儿看图谱。师:今天大雨点和小雨点来到了我们班上,他们想要请小朋友一起玩一个节奏游戏。教:这是大雨点和小雨点在唱歌呢,你能用拍小手的方法来表现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并学学)2、分句哼唱,练习大雨点和小雨点的节奏。3、播放音乐,完整练习。4,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拍节奏。播放音乐,拍肩练习打节奏(三)、运用乐器,练习拍节奏。1,出示铃鼓和碰铃,学习用乐器打节奏。2.出示铃鼓和碰铃,教师分别敲打铃鼓和磁铃,并提问:谁能告诉老师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大雨?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小雨?(大雨一一铃鼓;小雨一一碰铃)3、教师小结。教:小朋友都发现了铃鼓的声音比较响亮,就像大雨的声音,-对小铃碰在一起发出“叮叮”的响声就像小雨的声音。(教师边小结边出示铃鼓和碰铃的图谙)4、引导幼儿看乐器图谱。5、用乐器完整练习拍节奏一遍(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拍打乐器)6,交换乐器,再一次听音乐演奏师:小朋友能听着音乐将图谱的节奏拍正确,表演的真棒!请你们相互交换乐器再来合奏一遍这首好听的歌曲吧!教:小朋友和大雨点、小雨点玩节奏游戏真开心,那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想)好,现在老师把图谱拿掉,看看你能不能听着音乐拍对节奏,小朋友准备好,看老师的指挥,听好前奏。(四)、活动结束1、教师小结教:小朋友这么快学会了拍节奏的游戏,但幼儿园的很多小朋友还不会,我们去找他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2、播放大雨小雨音乐,全体师生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小班幼儿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篇2活动目标:1、欣赏歌曲并理解歌词,尝试演唱歌曲大鹿讥2、运用反焚倾听判断检核和借助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梳理、记忆、理解本首歌曲的歌词内容。3、与同伴共同体会闯关游戏与学习的乐趣,逐渐提高自主学习活动。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钢琴伴奏,字卡“猜猜有谁?说准歌词、哪里不同?",问号卡,动物图片(小兔、大鹿.猎人),图谱卡“反复记号二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钢琴伴奏,幼儿按节奏拍手走进课室,找点站好。2、钢琴弹奏乐曲,教师走到小朋友身边,摸头,提示幼儿去找好朋友。问:你们找到好朋友了吗?找到了请到座位上坐下来。(二)、基本部分:1,教师完整清唱歌曲第一遍。问:这首歌好听吗?那你们会不会唱?我们来玩闾关游戏。2、闯关游戏:(1)、第一关:猜猜有谁?(出示板字“猜猜有谁”和三个大问号卡片)A,教师范唱第二遍。问:听见了有谁?(小兔)教师按幼儿的回答在问号后面出示“小兔”图片。B、教师范唱第三遍。问:除了小兔,还有谁?(小鹿、猎人)这首歌曲里都有谁?(依次出示小兔、大鹿、猎人图片)C、小结:我们用什么动作庆贺我们闯关成功?(幼儿说动作,教师做动作)。(2)、第二关:说准歌词。(出示板字“说准歌词''和8张系列图片)A、教师范唱。问:听到这词怎么唱?(提示幼儿观察图片)B、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清唱1一一4幅图。师:这句怎么说?(透过窗户往外瞧)。C、教师引导幼儿看着图片,念歌词。D、教师示范唱58幅图,幼儿跟着念歌词。E、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念18段歌词。(3)、钢琴伴奏,幼儿跟着音乐,学唱歌曲。A、请个别幼儿学唱(钢琴伴奏B、小结:我们闯过了第2关。(4)、第三关:哪里不同?(出示板字“哪里不同”)A.教师示范清唱。(最后加一段快板唱)问:那里不一样?谁来说说?我为什么唱快了?小结:因为猎人追来了,要快快开门。我们遇到困难,要请大伙帮忙。B、出示反复记号(II:II),讲解:返回来,再唱一遍。C、全体幼儿站起来,教师提出要求:唱第一、二段后,从这符号返回来,再唱一遍。D、全体幼儿学唱,钢琴伴奏。E,教师小结某段幼儿唱的不清楚的地方,并让幼儿学唱。F,钢琴伴奏,学唱第二遍。G、面向听课老师,学唱第三遍。(三)、结束部分:1、小结:把这首歌教给班上其他小朋友。2,结束活动。活动反思:1、这节课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3个闯关游戏,来达到学习的目的。第一关:猜猜有谁?通过出示3个大大的问号,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老师两次的清唱,幼儿初步感受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了够了歌曲里的角色,对说唱歌词有帮助。而且,3个大问号的出现,也顺应了大班幼儿的特点,这阶段幼儿的逻辑思维、有意记忆巳开始萌芽,而且大班幼儿好竞争,喜欢挑战,这样就很好的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2、第二关的说准歌词,是为能完整学唱整首歌曲做铺垫。共出示了8张图片。教师通过分2段来学习,充分感受敬词内容,但这过程并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幼儿的感官,运用了听、看、说、唱的方法,做了很好的铺垫。3、第三关,因为有了第一、二关的铺垫,在感受学习反复记号、反复唱法中,幼儿也就很快学习了歌曲,达到了教学效果。4,歌词中出现的较难歌词“透过窗户往外看”、“手把手挽牢”,教师就做了前置准备,为幼儿的完整学习歌曲做了很好的铺垫准备。5.建议:(1),说歌词的这环节,教师要强调“音乐与词的节奏感”,要体现语言的声音美。(2)、教师的语言再激情点,在幼儿闯关的环节,如果能激情表扬幼儿,就更好了。小班幼儿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第3活动目标:1、在学唱歌曲建筑之歌的基础上,尝试用打击乐器和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建造房屋的情景,激发幼儿学做小小建筑师的愿望。2、在“大家一起造房子”的游戏中,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培养相互合作创编奏乐的能力。活动准备:小乐器若干、中音琴、木琴、音乐加油干。活动过程:一、卡侬游戏:小小爱筑师师:上个星期我们逛街,看见有很多房屋都围了起来,为什么呢?幼:建筑工人叔叔要把房子整修一下,让房子变得更牢固。师:工人叔叔请小朋友学做小小建筑师。(1)请幼儿编一句节奏语。(2)幼儿集体用此句节奏语玩卡侬游戏:从两组到六级。二、复习歌曲建筑之歌1、集体演唱歌曲一遍。师:我们能帮建筑工人叔叔什么忙呢?让我们用歌声来唱一唱,学做小小建筑师。2、重点指导。铲土:嘴唇放松,把土铲起来不要洒了。轰隆隆:注意换口气,别累坏了。3、幼儿集体演唱歌曲第二遍。4、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三、乐器游戏“建筑回旋曲”1,集体演唱大家一起造房子讥师:造房子的时候,又要投转头,又要搅拌水泥,要用很多力气。我们一起来做啦啦队,为小小建筑师加油鼓劲。2.教师引导幼儿边做节奏动作,边演唱歌曲。3,请一名幼儿用木琴伴奏,教师插奏,其他幼儿边唱歌边做节奏动作。4、教师引导幼儿分组用乐器表现建造房子时的场景。(例如:让幼儿分组讨论,在建造房子时会有哪些声音?选用什么乐器?运用什么节奏?并让他们尝试操作。)5、集体表现:建筑回旋曲。听着建筑之歌的歌曲,敲击小乐器。小班幼儿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篇4活动目标:1、感知音乐节奏的变化。2、学习建立游戏的规则,并体验与别人合作游戏的乐趣。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准备:1、音乐录音火车快飞瓦录音机。2、节奏卡(红卡和黄卡)。3、打击乐器一到两种活动过程:1,感知两种节奏。(1)教师打节奏让幼儿分辨并模仿。老师:带来两种节奏型,请小朋友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区别)(教师拍节奏)分别出示两种节奏卡命名红色卡和黄色卡。(2)集体跟着关老师拍出来。(红卡没有付点,黄卡上有附点)。(老师再示范请幼儿模仿)2、欣赏乐曲录音,熟悉旋律,感受节拍,并随音乐拍打节拍。(D师:关老师带来一首曲子,请小朋友仔细听,并用你喜欢的方式随音乐打节拍(拍手、拍肩、跺脚(2)提问:“请听听黄卡的节奏在哪里?"(强调黄卡节奏)师:“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遍,当听到黄卡节奏时拍出来(注:前面的歌词不拍,到有附点即黄卡节奏时拍。)师:“再听一遍,出现黄卡节奏时歌词唱了什么?”(3)听老师用乐器拍打的节奏进行小跑步的。当听到节奏的变换时迅速和自己最近的小朋友两两结伴,乐器停止,快速静止不动。3、参与游戏,体验快乐游戏:教师介绍“做火车”的方法,幼儿随音乐练习:师:“玩游戏是有规则的,请你听好规则:全体幼儿排成8列纵队,第一名幼儿做火车头,两臂屈肘,两手握拳放在身体两侧,后面的幼儿用双手搭在前面幼儿的肩上,做车厢。在音乐节奏变换时,原来做火车头和第一节车厢的幼儿迅速举起双臂搭成山洞,给其它火车通过。音乐停,火车停J(1),教师与三名幼儿做音乐游戏,其他幼儿观摩了解玩法。(2)、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游戏。(3)、男、女幼儿分别一队,跟随音乐做游戏。(4)、听音乐排成纵队成一列火车离开。小班幼儿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第5目标:培养音乐的节奏感。准备:小蝌蚪头饰若干,青蛙头饰一个。玩法:幼儿戴上小辨蚪头饰,跟着音乐边唱歌边做简单的动作,如游来游去,扭一扭,转一转等。唱到''小小蝌蚪游游游二幼儿蹲下用手蒙住眼瞪,老师戴上青蛙头饰在活动室一角躲起来。唱到“妈妈妈妈在哪头“,幼儿作寻找的样子。歌曲结束后,青蛙妈妈叫两声“呱呱”,小蝌蚪循声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延伸:可以让个别能干的幼儿当青蛙妈妈。小班幼儿音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篇6【活动目标】喜欢音乐歌唱活动,学会唱这首我的老师像妈妈讥理解歌词内容,用歌唱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感恩老师。【活动重点】学唱歌曲,节奏准确。【活动难点】理解歌曲内容,学会用唱歌的方式表达爱。【活动准备】敢曲我的老师像妈妈讥【活动过程】一、歌曲欣赏,自然导入教师弹唱,幼儿倾听,自然引出教学内容。由教师弹唱歌曲,引发幼儿兴趣,对歌曲节奏初步感知,对歌词内容初步记忆。二、了解歌曲内容,识记歌词。教师再次示范唱,幼儿仔细听(让幼儿带着问题听歌曲,会更认真的听歌曲内容)教师与幼儿问答,熟记歌曲内容师:小朋友刚刚听到老师唱了什么吗?幼:老师像妈妈师:小朋友热爱老师吗?幼:热爱师:老师会教我们什么呢?幼:讲故事、写字、画画再次倾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