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论文.docx
-
资源ID:1235842
资源大小:9.7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论文.docx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论文2007届临床七年制硕士探讨生毕业论文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痛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MG1.)的疾病特征,本文收集了仁济医院自2000年9月至2006年2月期间收治的35例PMG1.病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信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依据WHo(2001)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的标准,将这35例PMG1.病例重新进行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采纳Ann-ArbOr分期系统。各期按全身症状有无分为A、B两组.应用SAS6.12软件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结果显示,本组35例PMG1.病例中男16例、女19例,男女比例1:1.2.发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2.810.9岁,中位年龄66岁,70岁以上占38机病程5-40年不等,症状缺乏特异性,消化道表现以上腹痛(80%)最多见,多数病例一般状况较好,少部分病例(20%)出现B症状(发热、盗汗、消瘦).常见并发症有出血(40%)、幽门梗阻(9%)和胃穿孔(6箝35例平均血清白蛋白36.55.6g/1,血红蛋白122.225.7g/1.特异性肿痛标记物指标均正常。术前血清1.DH上升者6例,其中4例于术后复发死亡,2例至今无病生存。病史中明确Hp感染状况的有13例:8例阳性,阳性率63%,其中5例MA1.T淋巴2007届临床七年制硕士探讨生毕业论文瘤的Hp阳性率60%,2例D1.BCM1.的阳性率100%,6例D1.Be1.的阳性率50%,全部病例均无血清Hp抗体检测记录。W33例接受胃镜检查:镜下诊断20例进展期胃癌(6质),1例复合性溃疡(3%),12例疑诊淋巴瘤(36Q;胃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11例低分化腺癌(33%),22例被确诊恶性淋巴瘤(67%)»PMG1.在胃镜下表现具有多形性:13例为充满浸润型(39%)、3例为结节肿块型(9%)、17例为溃疡型(52%)。MA1.T淋巴瘤中80%为充满浸润型,20%为溃疡型;D1,BC1.病例中58%为溃疡型,29%为充满浸润型,13%为结节肿块型;D1.BCv1.病例中充满浸润型和溃疡型各50%o45%的PMG1.病变呈多灶性、充满性分布于胃内多个区域,常见分布于下半胃(76%),其中胃窦受累最多见(58%)16例患者行领餐检查:13例诊断胃癌(81%),3例结合胃镜及活检病理报告后疑诊淋巴瘤(19%)。临床分期:IE期21例,IHE期10例,H2E期3例,HIEO例,IVE期1例,MA1.T淋巴瘤和D1.BCM1.分期都在IE期,D1.BC1.中12例IE期,其余都在II1.E期以上。3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均为B-NH1.,其中MA1.T淋巴瘤5例,D1.BCM1.4例,D1.BC1.26例,免疫组化结果1.CA、CD20>CD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