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课 学会尊重 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资源ID:1236316
资源大小:14.1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课 学会尊重 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课学会尊重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I课学会尊重(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2 .道德修养:了解自尊的意义和主要表现,学会尊重自己。3 .责任意识: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学会将对他人的尊重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由“礼”开课,联系生活,拓展视野,在活动探究中体会尊重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懂得每一位默默无闻的普通人都应得到尊重。(重点)2.从故事中识尊严,感受尊重是一种权利,每个人在人格尊严上一律平等。通过对法规条文的学习,懂得尊重他人是法律要求。(难点)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照片,准备活动卡。教学过程一、活动一:从“礼”入手话尊重1.谈话导入同学们,每一次上课前,我们师生之间都要立正、鞠躬、问好,这是行上课礼。除了上课礼,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你还注意到人们是如何行礼的吗?预设1:我爸爸和同事见面时,会握手问好。预设2:我爷爷九十大寿时,大家行的是磕头礼。预设3:上一次有贵宾来我们学校参观,我们向他们介绍校园时,是先敬队礼。2 .点拨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礼"。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你们知道这些礼仪表达了什么吗?预设1:待人有礼貌是一种良好的修养。预设2:与人交往时注意礼仪,是尊重对方的表现。预设3:行礼,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点评:为同学们点赞!3 .小结“礼”就是人们在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其本质是对人的尊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尊重、(板书:1学会尊重)活动二:尊重有成就的人1.谁是我最尊重的人(1)导入:这是一位同学心目中最尊重的人,大家一起来听听!(播放音频)我最尊重的名人就是贝多芬。他是一位神童,童年时便显现出超人的音乐天赋。但他也是一个苦命者,他的听力世界后来变成了空白,切断了他理想的琴弦。他曾悲愤过,埋怨老天对他的不公,但是,为了音乐,他最终选择了顽强的奋斗。他用非凡的天赋、坚毅的精神面对困难的大山,用激昂的旋律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作品。(2)引导:同学们,你心目中最尊重的人是谁?他(她)值得你尊重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来分享“谁是我最尊重的人2 .他(她)是我最尊重的人(1)活动探究。(出示课件)要求:在“他(她)是我最尊重的人"活动卡上,写出你尊重的对象,并简要陈述他(她)值得你尊重的原因,时间3分钟。小组成员依次分享,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分享时间5分钟。分析小组成员最尊重的对象有怎样的共同点,并进行归类。选派一位同学总结小组的发现。(2)全班交流。预设1:我们小组约30%的同学,选择了将伟人作为自己心目中最尊重的人。预设2:我们组许多同学选择那些为人类科学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作为自己最尊重的人,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爷爷和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屠呦呦奶奶。预设3:我们小组有同学选择了将姚明作为自己最尊重的人,大家一致觉得姚明是一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值得大家尊重。3 .小结无论是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还是有突出成就的伟人、社会名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人。三、活动三:尊重每一个人1.印象深刻的普通从业者(1)提问:同学们,是不是只有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才值得我们尊重?那些平凡的默默无闻的人是不是就不值得尊重?预设1:都应受到尊重。预设2:有成就的人会更受尊重一些。(2)引导: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并不一致。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我们课前的搜集成果吧!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了“令你印象深刻的普通从业者”的照片。我把大家传来的照片做进了课件,接下来放出哪一张,就请它的推荐者来讲一讲,这张照片为什么令你ER象深刻。(出示照片: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普通从业者)照片“快递小哥出现在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队伍中"。预设: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队伍中,“快递小哥”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今,“快递小哥"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群人,他们为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付出了劳动的汗水。追问:“快递小哥”应不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预设:应该。照片“清晨在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预设:他们有一个很美的头衔,叫“城市美容师二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离不开他们。然而,他们干着既脏又累的活儿,有时还得不到人们的尊重。有的人看见环卫工人在扫地,老远就捂着口鼻绕道走。追问:环卫工人应不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预设:应该。我选这张照片,就是希篁大家都尊重环卫工人,哮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照片“风雪中的小区保安二预设:这几位是我们小区的保安师傅,下着大雪,我爸爸拍下了他们在雪中值勤的照片。爸爸每次开车进出小区,都会热情地和保安师俾问好。爸爸说,保安师俾守护的不仅是小区的大门,更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安全门。追问:保安师俾应不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预设:应该。点评:同学们课前收集的这些照片非常好,你们讲的也好。各行各业的普通从业者,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什么显著成就,也应该得到尊重。4 .最容易被忘记的人(1)启发: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讨论受人尊重的人的时候,谈到了有成就的人、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通从业者,还有没有人是值得我们尊重却没被提到的?预设1:还有爸爸妈妈、身边的亲朋好友。预设2:还有老师和同学。(2)提问:他们为什么值得我们尊重?预设1:我的爸爸妈妈就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旗,他们努力工作,也悉心照顾着家庭。在我心中,他们是最好的父母,是我尊重的人。预设2:在学校里,我们除了要尊重老师,也应该尊重为我们服务的食堂师傅、保洁阿姨、保安叔叔。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们快乐和谐的学习生活。5 .小结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得到尊重。(板书: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四、活动四:人人有生而为人的尊严1.从故事中识尊严(1)引导:请大家看一看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乞丐的片段,看完后我们来交流感想。一个乞丐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口袋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乞丐)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J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2)提问:故事中的乞丐明明没有得到施舍,却为什么说要谢谢这个人的施舍呢?乞丐认为这个人施舍了他什么?预设1:乞丐认为这位先生不岐视他,平等地称他为兄弟,所以他很感激。预设2:尽管乞丐没有得到金钱的施舍,但他收获了别人对他的尊重。点评:是啊,这位先生平等对待乞讨老人,也让自己收获了尊重他人带来的美好。(3)小结:无论是谁,生而为人,都拥有为人的权利和尊严。只有平等对人,才有可能尊重生活中的每个人,也才有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板书:生而为人的尊严)2法律保障人格尊严不受侵犯(1)引导:保障人权,维护生而为人的尊严,也是法律的要求。让我们进入“法治小课堂.去学习与尊重有关的法律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平等的人的资格和权利,应该受到国家的承认和算重,包括与公民人身存在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2)提问:你能从“法治小课堂”的学习中,说出与尊重有关的内容吗?预设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预设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预设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小结:法律为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保驾护航。(板书:法律护航)板书设计1学会尊重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生而为人的尊严法律护航